DC娱乐网

加沙停火协议名存实亡:44天、500次违规、数百名死者

2025年10月10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曾被外界视为“濒死战争中的一线希望”。然而事实证明,希望在灾难面前脆

2025年10月10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曾被外界视为“濒死战争中的一线希望”。然而事实证明,希望在灾难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不到两个月,这份协议就已千疮百孔:违规近500次、洪水重创难民营、人道机构集体抽身。加沙150万至170万流离失所者正在以肉身承担“和平破碎后的代价”。

这不是停火后的秩序,这是停火后的崩塌。

一、停火协议名存实亡:44天、500次违规、数百名死者

按照停火协议,以色列应停止攻击、全面开放口岸、每日确保60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

但现实呢?

近500次停火违规:等于每天 11 次袭击。

342—34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119名儿童。

889人受伤。

“黄色区”枪击、炮击、爆炸、强拆建筑,全部持续不断。

约1500座建筑被推倒,完全禁止重建。

更荒诞的是——援助卡车每天只允许150至200辆进入,不到协议承诺的三分之一。

太阳能板、电池、木板、管材……这些在冬季救命的物资被以色列以“可双重用途”为由全部禁止。

这不是单点违规,而是具有系统设计感的破坏。

以色列人权组织 B'Tselem 的警告更直接:

“这是一种人为制造饥荒的政策。”

哈马斯代表在开罗会议上也直言:

“我们遵守了停火,但以色列把停火当成了继续围困的便利条件。”

停火协议正在一步步被掏空。

二、洪水袭来:加沙用“污水与泥浆”迎接冬天

如果说战争造成的是破坏,那么今年11月以来的极端天气,就是对加沙的再一次二次打击。

暴雨、寒潮、冬季风暴接连袭来,几乎把整个加沙变成一片泥海:

数千顶帐篷被淹、倒塌,老人小孩在污水中过夜;

医院急诊室变成“湿地”,病床被雨水包围;

排污系统瘫痪,90%基础设施完全毁损;

水混着垃圾、污水、化学残留物蔓延街头;

霍乱、腹泻、呼吸道疾病风险飙升。

救援队接到数千求救电话,却无法出动——因为排水泵、木板、塑料布等物资被卡在口岸外。

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只覆盖目标人群的30%,50万人可以吃上饭,另外100多万只能依靠运气。

冬天还未真正开始,死亡却已经在逼近。

三、GHF突然撤离:一个“援助机构”留下一地争议与859具尸体

就在加沙等待更多援助的时候,美国支持的加沙人道基金会(GHF)在11月24日突然宣布:

“使命结束,全面退出。”

讽刺的是,GHF留下的不是“救援成果”,而是——至少859名在援助点被射杀的巴勒斯坦人。

多家组织指控:

GHF的援助站点多次遭以军和外籍承包商开火;

排队领取食物成为“死亡名单”;

其运营方式配合以色列的封锁,让饥饿变成一种武器。

GHF的撤离,被许多人形容为:

“不是结束使命,而是逃避责任。”

美国国务院轻描淡写地说:“完成初始目标。”但究竟什么是“目标”?是援助?还是“管理秩序”?还是——维持一种危机?

国际组织的批评则毫不含糊:

“GHF的退出将加剧饥荒,它曾参与制造的暴力不能被遗忘。”

四、当违规、洪水、撤援叠加,加沙正在经历一种“复合型人道崩溃”

这三个事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叠加:

停火被掏空 → 缺乏安全保障

援助被限制 → 没有物资应对洪水

洪水袭击营地 → 大规模疾病爆发风险

GHF撤离 → 整个援助体系出现断层

国际法专家称,加沙正在经历一种“复合型人道灾难”(Compound Humanitarian Collapse):

战争伤害 + 饥荒 + 寒冬 + 疾病 + 基础设施瘫痪这种局面若不立即干预,将出现“成片死亡”。

冬天将成为加沙人最难熬的一道关。

五、各方立场:停火脆弱如薄冰,美国与以色列各说各话

加沙与哈马斯:称以色列“蓄意破坏和平”,呼吁国际法庭调查GHF;

以色列:坚称所有行动是“安全措施”,援助不足是“物流问题”;

美国:强调“人道优先”,却回避违规细节;

联合国与NGO:公开谴责,呼吁紧急问责与全面援助;

埃及、欧盟、非盟:要求调查GHF,督促严格执行停火协议。

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力量能迫使局势彻底改变。

这正是加沙的悲剧。

六、评论:停火不是和平,停火被破坏后更危险

从10月10日至今,我们看到的不是和平的修复,而是和平的消亡。

停火协议本应是通往政治解决的桥梁,但现在的加沙正在见证——桥被炸断,人被迫在废墟中寻找出口。

更严重的是:

饥饿、寒冷、疾病正成为新的战争工具。

当援助被限制、基础设施被摧毁、民众被迫在雨水与污水中生存时,即使枪声暂停,死亡也不会停止。

国际社会必须面对此问题:如果停火协议无法保护平民,那么停火仍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