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些过去让你心动的手机吗?它们不单单是通讯工具,更好像时代的印记,现在,唠唠那几个以往很优秀但最终消逝的六大国际手机,品牌它们因何从巅峰滑落,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诺基亚曾是手机界的绝对王者,2008年它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到40%,它的3310既能砸核桃,还能待机一星期,成了一代人的回忆,可是,面对触屏智能机的潮流,诺基亚死攥着塞班系统不松手,不肯转型,最后在2014年把手机业务卖给微软,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它向我们说明:就算处在顶峰,也不能停下创新。
黑莓依托安全的邮件服务,和实体全键盘,在商务范畴很有特点,2009年,它在Verizon的智能手机销量,里占比达93%
奥巴马也是它的忠实使用者可是触控交互兴起时黑莓没反应过来,2016年停止生产Classic系列,接着慢慢退出手机市场黑莓的教训是:就算专长很突出,要是赶不上用户体验的变化,也会被淘汰。

Palm在个人数字助理(PDA)时代很有创意,它的webOS,系统的卡片式多任务、手势操作等理念到现在还被借鉴,2006年PalmOS还占据12.5%的市场份额可惜的是2010年被惠普收购后,硬件在2011年就停止生产了,品牌慢慢消失Palm的命运表明:技术领先不代表市场就会成功,资源和执行能力也一样重要。
早些年西门子手机因结实耐用被大家知晓,不过在激烈竞争下逐渐失去优势,2005年它将手机部门卖给明基,到2007年BenQ-Siemens品牌完全退出市场,西门子的这件事向我们说明:传统制造若不能快速跟上消费电子的变化,即便有百年品牌做支撑,也难以生存。
智能手机时代到来之后,索尼爱立信由于产品更新慢且系统体验不佳,就逐渐走下坡路了,2012年索尼全资收购后,就逐渐把Ericsson品牌淘汰掉了,它的衰落表明:仅有技术和品牌合作是不够的,还得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做好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行,索尼爱立信以前是依靠Walkman音乐手机和Cyber-shot拍照手机来吸引年轻用户的。
LG此前推出过巧克力手机、折叠屏等具有创新性的产品,2008年时还位居全球第三;然而,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到2020年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缩减至2%,最终于2021年宣布退出手机业务

LG的退出告诉我们:硬件创新若不能转化为持续盈利,再炫酷的概念也难以支撑业务。
这些品牌的消逝并非偶然它们在功能机时期大多挺风光,可是在智能机兴起之际,有的迟疑,有的顽固,有的资源不够它们的一起之处在于:没有捉住从通信东西到移动计算平台的实质改变,现在的手机不只是用来打电话的设备,而是连接人和服务的进口,要是抓不住用户场景,再强的技能堆集也会被时代筛选。
也许下一个十年,我们又会怀念今天某个正处巅峰的品牌。唯一不变的是,科技永远在向前,而成功只属于那些敢于自我革明的玩家。你的第一部手机是哪一款?它是否也成了这段历史的一部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