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历过在匆忙的机场中,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翻找证件的狼狈?UWB(超宽带)技术正悄然改变这一场景,为出行带来全新的智能体验。
传统行李箱痛点在传统的旅行体验中,行李箱始终是一个需要手动操作的“负担”。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机场,还是繁忙的车站,旅客们常常面临诸多困扰:
- 双手难以解放:推着行李箱的同时,很难同时操作手机、取票或照顾小孩。
- 行李易丢失或遗忘:稍不注意,行李箱就可能被错拿或遗忘在某处。
- 行进效率低下:在拥挤环境中,拖带着行李穿行尤为不便。
早期的智能跟随行李箱尝试采用蓝牙、机器视觉等技术,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蓝牙技术定位精度低,跟随效果差;机器视觉则容易受到光线变化、遮挡等因素影响,在复杂环境中稳定性不足。这些技术上的局限使得最初的智能行李箱产品难以在实际使用中提供可靠体验,市场反馈也因此未达预期。

UWB(超宽带)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通过纳秒级的非正弦波脉冲传输数据,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
UWB跟随行李箱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精准的测距与定位:
1. 用户佩戴一个UWB标签,行李箱则内置多个UWB接收器。
2. 系统通过TDOA(到达时间差)等算法,利用信号传输的时间差动态计算用户与行李箱之间的精确距离和方向。
3. 这些信息被传递给主控单片机,通过控制电机,使行李箱自动调整移动方向和速度,保持对用户的稳定跟随。
与早期技术相比,UWB技术在定位精度、抗干扰性和功耗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它不像视觉识别那样受光线影响,也不会像蓝牙那样存在较大的测距误差,能够在机场、车站等复杂室内环境中实现稳定可靠的跟随功能。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推出了UWB智能跟随行李箱,并在市场上取得了初步成功:
- COWAROBOT推出的R1和S1智能行李箱,结合了3线雷达、机器视觉和UWB技术,实现半开放环境下的自动跟随,解放用户双手。其产品可实现1.5-2m/s的跟随速度,0.3-0.5m的跟随半径。

- 小米生态链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发布了UWB跟随行李箱,开启了这一领域的产品探索。
- 多家厂商布局:随着UWB芯片成本下降和技术成熟,更多企业加入到这一市场,包括ForwardX、NUA Robotics等品牌。
这些产品不仅具备自动跟随功能,通常还整合了智能锁、GPS定位、距离感应报警等特性,进一步提升了行李箱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UWB智能跟随的发展方向据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4年全球自动跟随旅行箱市场规模已达约12.35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增长至20.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这一数据表明了市场对智能行李箱的认可和需求。
除了行李箱领域,UWB跟随技术正逐步拓展到更多应用场景:
- 高尔夫跟随小车:让运动员节省开车时间。
- 舞台灯光自动跟踪:精准定位特定人员,节省人工成本。
- 户外直播:通过UWB模块使摄像头自动跟踪主播。
-AI玩具:自动跟随的机器狗、机器人等新兴产品。
随着UWB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普及,其生态系统正日益完善,为UWB智能行李箱的推广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UWB技术在行李箱上的应用,完美诠释了科技创新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从亲力亲为到行李箱智能跟随行动,这一转变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出行方式的革新。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UWB智能跟随行李箱有望从“黑科技”产品逐渐走向大众市场,让更多旅客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