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首秀表现不及预期,21分钟4分4篮板1助攻6犯规,全网冷嘲热讽多嘘寒问暖少。此前销声匿迹见不得杨瀚森好的人都跳了出来,恨不得明天杨瀚森就放弃合同从美国回来当逃兵。
虽然杨瀚森的表现不及预期,展现出来的水平状态也够不上打NBA资格,但和绝大部分球迷的看衰杨瀚森前景不同,有自己思想的人早已看清杨瀚森闯荡NBA的过程注定是先难后易,也就是说他的NBA艰难期就是现在而非未来。
熟悉NBA的球迷都清楚,初入NBA的新秀大多会有一段艰难期,也就是所谓的“新秀墙”。“新秀墙”最典型特点就是这个阶段新秀,数据表现不仅会有断崖式下滑,场上表现也会呈现出无所适从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新秀打法被对手研究透彻后再无秘密,导致技术运用受阻带来的得分效率下降。简单来说就是打法被熟悉后没新东西可用,只能通过提升对抗或者改进短板破局。
相比绝大部分新秀艰难期出现在赛季中段,杨瀚森的新秀墙就在赛季开始。这是因为杨瀚森不仅需要适应NBA的节奏,还需要适应角色的转换。并且杨瀚森还得在赛季初期提升篮板、挡拆方面的短板。这些类似基本功的比赛内容提升起来虽然枯燥,但一旦提升完成就能确保杨瀚森在NBA站稳脚跟。
而等杨瀚森补上这些短板破墙而出时,他的策应能力也就能在此基础上得到发挥。所以杨瀚森扛过赛季初期的艰难期,后面一定是一片坦途。当年姚明刚进NBA时也是先难后易,而他面临的部分问题和杨瀚森类似。所以这种新秀墙前置的问题并非杨瀚森独有。而是几乎所有中国球员闯荡NBA要面临的问题。
为什么美国本土球员、欧洲球员不会有这种问题?因为我们的联赛和青训水平不够,留洋球员在青少年阶段无法在基本功和对抗上得到提升,进入联赛后适应了低对抗和慢节奏,一旦走出去打高水平联赛就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只有少部分人留洋能在高水平联赛站稳脚跟,绝大多数留洋球员最后都回归,就是因为始终无法适应高水平联赛的对抗所致。
王俊杰在亚洲杯大杀四方就很能说明问题,从侧面证明我们的联赛比赛强度连美国NCAA都不赶不上,所以杨瀚森打NBA需要跨越的不只是一个台阶,而是多个台阶,这几乎是一个改造重生的过程,我们需要给他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