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近代体育的重要发源地,对世界体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早在晚清时期,西方体育项目便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传入粤港澳地区,该区域率先接触并接纳了足球、篮球、网球等现代体育项目。广州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足球活动;香港在殖民时期积极引入西方体育赛事,举办各类运动会;澳门同样在体育交流中发挥独特作用,促进了中西体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粤港澳地区培养出一批杰出体育人才,为中国体育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100天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珍藏品展”在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不仅为全运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更成为展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藏粤港澳体育藏品2000余件,近日策划举办了“中国体育文化重要发源地——粤港澳体育历史珍藏品展”,以丰富的史料与实物展品,全方位呈现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的百年辉煌历程与蓬勃发展态势。
此次展览包括七大板块:粤港澳古代民俗体育、粤港澳近现代竞技体育、粤港澳近代军事体育与体育救国、粤港澳近现代学校体育、粤港澳近现代体育组织、粤港澳近现代体育名人、粤港澳华侨体育与国际交流。这些板块的体育藏品,让观众得以一窥粤港澳辉煌的体育历史。
1.粤港澳古代民俗体育
广东曲江县狮子岩发现的“马坝人”化石距今已有12.9万年历史。为适应生存需求,马坝人打制了石凿、石碓、飞铊和尖头木棍等工具,这些原始器物不仅反映了早期人类的劳动技能,也暗含了身体锻炼与技能训练的体育行为萌芽。此后,在广东其他地区发掘出的古代兵器(如商周时期的青铜戈、唐宋时期的铁剑)及军事训练器具,进一步印证了体育活动与军事技能的紧密联系,成为研究粤港澳古代体育发展的重要实物证据。
粤港澳地区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舞狮、舞龙、龙舟竞渡已延续千年以上,风筝制作与放飞技艺有四五百年历史;此外,踢毽子、荡秋千、抽陀螺、抖空竹、拔河、跳绳等民俗体育活动,亦在民间世代传承,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景观。














2.粤港澳近现代竞技体育
1906年,第一届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东较场举行,开创了我国省级运动会的先河。至新中国成立前,广东共成功举办15届省运会,是我国近代举办省运会最多的省份。粤港澳地区是中国近代游泳、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水球、跳水等运动项目的重要发祥地。
民国时期,粤港运动员主导了中国游泳队:在第二届远东运动会(1915年)中,广东选手助力中国队夺得团体冠军;新中国成立前的第五、六届全运会上,广东游泳队男子组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女子组分获第二、第一名。田径赛场同样辉煌:新中国成立前7届全运会中,广东田径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次、单项冠军15个,19人、4支队伍共29次打破15项全国纪录,1人创1项全国纪录。此外,广东网球队在第四届全运会夺得男子团体冠军,第七届全运会包揽男、女单打及女子双打冠军。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竞技体育持续辉煌:举重、游泳、乒乓球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涌现出大量世界冠军。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2024年巴黎奥运会更以10枚金牌位居中国代表团各省之首,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的深厚底蕴与强劲实力。

1884-1964香港赛马会成立80周年奔马铜雕塑

1901年香港少年总督杯亚军奖牌

1909年广东运动会名誉会员证章

参加广东全省第十二次县联赛标枪亚军纪念奖杯

广东全省第十二次运动大会银质奖牌(李宗仁白崇禧赠)

1930年香港游泳赛50米自由泳冠军盾牌

1931年广州体育文创——有跑步及跨栏人物形象的银质手链

1931年香港协会排球公开比赛亚军奖牌

1935年香港皇仁排球冠军队第一班乙奖牌

1936-1937年香港足球总会银牌赛高级组银牌赛事奖牌

1936年第三届全港学界水陆运动大会优胜奖牌

国际足球锦标赛冠军奖牌

1937年4月19日《体育世界》创刊号 刊有文章:广东省第十五届全省运动大会 广州足球圈内拉杂谈等

广东新会县第一次公开环城长途赛跑奖牌

顺德县第四次全县运动大会优胜纪念奖杯

四会县第二次环市赛跑优胜纪念盾牌“瞬息千里”

1948年全港公开第一届华人足球联赛冠军奖杯质奖章

1950年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奖章

1951年广东省级机关首届篮球比赛纪念章

1955年广东省分区体育运动竞赛优胜奖牌

1956年广东省第一届运动会奖牌

1956年9月澳门华人游泳会新会主办第三届澳门公开华人游泳比赛
男子一百公尺胸泳冠军奖杯

1957年广东省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纪念章

1957年广东省运动竞赛第一名奖牌

1958年广东县市级运动竞赛奖第一名奖牌

1959年广东省省级竞赛奖牌——向世界纪录进军

1960年广东省级竞赛奖第一名奖牌

1964年广东省第三届运动会奖牌

1965年“乐善杯”童助学足球义赛奖杯

澳门乒乓球初级团体赛季军奖杯

1980年全港手球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奖杯

一九八二年香港西区扶轮社高尔夫球赛“最佳前途奖”奖杯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纪念搪瓷茶杯
3.粤港澳近现代军事体育与体育救国
在近代中国“亡国灭种”的危机中,粤港澳三地以体育为剑,劈开两条殊途同归的救亡之路——广东以黄埔军校为熔炉,将军事体育锻造成唤醒民族觉醒的钢铁长城;港澳则以国术社团为堡垒,将传统武术淬炼为抵御文化侵蚀的精神盾牌。 与此同时,港澳知识分子在殖民统治夹缝中高举“国术救国”大旗。1928年,香港精武体育会分设“国术部”,将洪拳、蔡李佛等拳种改编为集体操化的“精武十套”(融合传统拳术与现代体操的武术套路),通过巡回表演吸引数万市民围观。其发布的《告同胞书》疾呼:“西洋体育强其体,中华国术铸其魂!” 澳门中华武术研究会则于1935年发起“万人太极运动”,在议事亭前地组织市民集体演练。千人如一的拳风中,柔中带刚的太极意象,暗喻着对殖民压迫的抗争。

台山县立女师校运会“强身强国”优胜奖杯

台山全邑第五次运动大会“体育强国”盾牌

台山县公益乡支前工作委员会举办支前杯排篮球公开赛振中篮球队合影

1934年11月黄埔军校队际比赛武装竞走优胜纪念奖牌(校长蒋中正赠)

1936年黄埔军校教导总队第二届运动大会万公尺奖牌

广东省梅州市百侯区教育会庆祝1935年全区运动大会优胜纪念瓷瓶 印有“强身报国”

1933年广东革命先烈杯球赛纪念章

“义勇可嘉”民众国术社主任耿德海赠奖杯

广东省国术馆证章

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届运动会奖牌

舰队司令部海军练营运动大会奖牌

联义堂国术社证章

香港精武体育会义扮大刀速成班毕业证书
4.粤港澳近现代学校体育
当19世纪末列强炮舰轰开中国国门,西方体育作为“文明开化”的符号,与坚船利炮一同涌入粤港澳三地。这片曾领风气之先的南国热土,以学校为试验场,开启了一场跨越殖民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体育教育变革: 1888年,广州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开设中国近代首节体操课,以瑞典式体操强健学生体魄;此后,香港皇仁书院于1892年将足球纳入必修(受英国殖民教育影响,足球成为培养“绅士精神”的工具);同期,澳门圣若瑟教区中学1910年组建首支学生排球队(融合葡萄牙体育传统与中国团队理念);至1920年代,广东公立中学推行“军事体操(兵操)”,以队列训练与器械操强种救国…… 粤港澳学校体育的百年演进,既是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更是三地师生在民族危亡与文化碰撞中,以身体为笔、以校园为纸,共同书写的一部“体育育人”史诗。

1916年广东鮀江华英学校运动会二等奖牌

1924年广大附小体育比赛会镀金一等奖牌

1931年香港大学、岭南大学体育专科低栏奖牌

1933年国立中山大学主理第三届华南区大学联合运动会奖牌

1932年广东南海中学级际排球比赛冠军奖牌

岭南大学第一次校运会奖品奖杯

1931年申报图画周刊,内有“广州中山大学女子排球队与女子中学排队于十二月三日在广东体育协会比赛前留影”

1931年岭南、中山和香港大学运动会银质奖章

1932年全港华人运动大会单车三英里竞赛第一名奖杯

1934年7月2日广东体育学校学生期考成绩表

1934年广东省立女师运动大会第一名奖牌

广东国立中山大学第五届校运会奖牌“德智体”

1930年香港英华书院田径奖牌

香港岭南分校运动会奖牌

1936年春广东第三届运动会小学部女子高级组二百公尺接力第一名奖牌

1934年岭南大学附中运动会奖牌

1935年广东广州广雅中学足球第一名奖牌

1937年广东培正中学第廿一届全校运动大会三等奖牌

1940年广东省立南雄中学爬山比赛运动优胜奖状

1947年广东育英秋季运动会纪念章

1952年广州市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奖牌

1954年广东省学生劳卫制预备级奖章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澳门泳联主办学生游泳比赛大会奖牌

1958年澳门学生第二届运动大会竞赛奖章

1961年澳门第五届学生运动大会第一名奖牌

澳门培正中学班级球赛奖牌

1957年澳门中华学生运动大会奖牌

1960年澳门第三届学生游泳比赛大会优胜奖牌

香港光华中学第七届校运会丁组五十米走跳远盾牌

1964年香港大学田径比赛纪念章

1965年新亚书院第二届男子系际篮球赛亚军奖杯

1996年澳门培道中学校运会400米接力赛跑奖牌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裁判员体育道德风尚奖杯大会组委会
5粤港澳近现代体育组织
清末以降,粤港澳三地因地理相邻、人文相通,在西方体育文化冲击与民族救亡诉求的双重驱动下,同步开启体育组织化进程。民间社团与官办机构交替引领,形成“民间自发-政府引导-跨域联动”的发展模式,共同铸就中国体育近代化的区域范本。从香港足球会的殖民起源到台山排球的乡土辉煌,从精武体育会的民族呐喊到省港澳联赛的文化共生,粤港澳体育组织的发展史是一部“小体育”见证“大时代”的史诗。三地以体育为媒,在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中书写了区域协作的独特篇章,其历史经验仍为当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一体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1933年广东省体育委员会审定《足球规则》

广东竞进会第一次运动三等奖牌

1945年广州南华体育会收据

1954年6月27日 广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欢迎中南体育工作大队篮排球队来穗表演比赛门票

澳门特别行政区龙舟代表队敬赠“增进友谊”锦旗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惠存

澳门华人游泳会新会主办——第三届澳门公开华人游泳比赛男子一百公尺冠军奖杯

南华体育会主办全港学运筹赈会证章

1951年南华体育会会员田径运动大会优胜奖章
6.粤港澳近现代体育名人
在粤港澳这片充满活力与开放精神的土地上,近现代体育的发展犹如波澜壮阔的史诗。众多体育名人则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星辰,他们以卓越的技艺、坚韧的毅力和伟大的体育精神,书写了粤港澳体育的辉煌篇章,在中华体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片土地还孕育出了多位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影响力的传奇人物——功夫巨星李小龙、足球球王李惠堂、美人鱼杨秀琼、新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举重冠军陈镜开、武术大师邱建国等。

1936年9月1日中国足球队奥运会比赛合影照片《号外画报》刊登 上图:世运足球出战英国之中国队 前排右起:叶北华、孙锦顺、李惠堂、冯景祥、曹桂成 中排:陈镇和、黄美顺、徐亚辉

《球王李惠堂年鉴初考》手稿及撰稿资料一组

1948年李惠堂著《球圃菜根集》

1974年李惠堂著《鲁卫吟草》 严家淦题名 季陆先生有道 弟李惠堂敬赠

1948年私立南武中学图书馆藏书,李惠堂著《球圃菜根集》

《截拳道与李小龙》精装本(一)

《KUNG - FU 》第9期 折页内侧为李小龙 巨幅海报

《死亡游戏》特辑李小龙

李小龙杂志刊有:截拳道攻守法;李小龙谈咏春黐手等

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中华代表团教练许民辉签名老照片 写有:学之兄惠存 第十届远运纪念 弟许民辉赠

1935年《号外画报》香岛“美人鱼”杨秀琼及其姐杨秀珍来沪参加六届全运会报道

民国时期 《汗血周刊》第五卷第十五期 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纪念号 封皮印有参加全运之香港女选手杨秀琼杨秀珍

柏林奥运中国游泳女子第一人“南国美人鱼”香港选手杨秀琼泳装老照片 杨秀琼签名赠“子琪”即“子琦”

1934年 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专号 《国闻周报》 刊有插图:十届远东会写真:大会闭幕中国选手列队出场、中国总代表王正廷致开幕词、杨秀琼之入水姿势等

【1984年奥运会】7月31日这令人兴奋的日子,海峡两岸中华健儿同台领奖。陈伟强获60公斤级举重金牌,中国台北蔡温义夺得第三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再次为中国运动员授奖。

1941年秋“汉魂杯”全省足球锦标赛冠军奖杯,广东省主席李汉魂奖赠

1948年9月8日《中央日报》
刊有:世界运动会鳞爪 李惠堂(右)许民辉(左)向国内广播照片、我篮球代表队向国内广播照片、英皇主持开幕礼并与世运会长握手、世运火炬入会场 大会开幕照片等

全澳侨校第一届田径运动大会优胜奖牌——会长何贤赠

1975年港九奥晨运同人横渡澳氹大桥盛会纪念奖牌(何鸿燊 霍英东敬赠)

1997年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奔向新世纪”香港特区代表团团长霍震霆敬赠 湖北代表团惠存

1983年香港文汇报出版 《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特刊》 ,内页有霍英东致辞

董建华、霍英东等踢足球合影照片

1988年北京市“健康长寿杯”乙组冠军奖杯(霍英东赠)

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包括容国团在内的乒乓球代表团成员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乒乓球协会编《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画册》(内含容国团、邱钟慧等签名)

1958年《我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

1981年全国武术比赛荣获南拳冠军盾牌 邱建国惠存
7.粤港澳体育国际交流与华侨体育
粤港澳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近代与港澳台地区及国际的体育交流互动中,扮演了极为关键且独具特色的角色。特别是在二三十年代,广东与港澳之间的体育交往如火如荼,三地在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棒垒球、象棋等项目上的赛事交流成为常态。在粤港澳区域交流的深厚基础上,借助华侨的桥梁作用,积极与国际体育接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体育交流与发展之路,为中华体育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届洋行杯篮球赛怡和洋行季军奖杯

南华体育会贰拾捌届微求个人银数冠军奖杯

1937年3月14日全港华人第二届长途赛跑纪念章

1949年香港中华业余游泳联会第二届全港华人游泳比赛大会奖牌

1941年澳门华人游泳会赠 周年水运女子渡海泳亚军奖杯

1950年全港华人公开游泳比赛优胜奖章

1955年7月澳门华人篮球队联合会主办——第一届男子公开篮球联赛甲组季军奖杯
(何贤敬赠)

澳门自由侨校男子篮球夏令杯赛冠军奖杯

1946年菲律宾白篮球队来粤表演与罗卓英将军及其夫人陈辉青合影

1959年苏联水球队访华对阵广州水球队老照片

1972年香港中国国术总会香港业余拳击总会合办中西拳击大赛优胜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