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
果糖是一种单糖,为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天然状态下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及蜂蜜等高甜食物中。其与葡萄糖结合可形成蔗糖。果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7至1.8倍,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一种,可被称为天然糖中的“甜霸”。

以往普遍认为,在加工食品中使用果糖替代砂糖,可在达到相同甜度的同时降低热量摄入。加之果糖具有较低的升糖指数(GI),以及良好的吸湿性、溶解度与低冰点等特性,使其天然适用于糕点、糖果、罐头、蜜饯、饮料等产品的加工与保存,因此成为当前加工食品和饮料中最主要的含糖添加剂。然而最新研究表明,高果糖食品的摄入量与痛风发病率的升高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果糖为什么会引发痛风?
果糖引发痛风的主要机制与其促进脂肪合成的作用相关。近年研究表明,果糖的代谢不受胰岛素水平调节,能够绕过正常的食欲控制机制,难以引发明显的饱腹感,从而导致摄入过量。虽然果糖不会直接升高血糖,但它会促使肝脏合成脂肪,并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同时,果糖还可通过增强胰岛素抵抗,间接引起血尿酸水平上升。此外,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果糖能够生成单磷酸腺苷——这是尿酸合成旁路途径的底物,进而加速尿酸的生成。

这些不同机制的叠加效应容易造成血尿酸浓度升高,从而诱发痛风。以往在痛风防治中,主要关注嘌呤摄入对尿酸的影响,而忽视了果糖的重要作用,这也导致许多患者未能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哪些食物果糖含量较高?
高果糖浆作为营养性甜味剂,被广泛添加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小吃、果冻等食品中,因此这类加工食品的果糖含量较高,属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限制摄入的类别。

实际上,除了加工食品,许多天然水果如果糖含量也很高,例如无花果、橙子、荔枝、桂圆、香蕉、石榴等高甜度水果。即便是自制的鲜榨果汁,其果糖含量依然不可忽视。研究表明,大量摄入富含果糖的水果也与痛风发生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因此痛风患者也应控制这类水果的食用。

此外,蜂蜜中果糖含量较高,患者不宜过多摄取;同时,一些含蔗糖较多的食品(如部分糕点)也需谨慎食用,因为蔗糖在体内会水解生成果糖,进而影响尿酸水平。

近年来,很多富含果糖的饮料和点心十分流行。这些富含果糖的食品不是传统的高嘌呤食品,大家对它们警惕性不够。果糖作为痛风的新兴危险因素,也是痛风的独立危险因子,大家尚未充分认识其危害。由此可见,关于果糖影响痛风的相关知识宣传教育至关重要,亟需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资料来源:
[1]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痛风防止须知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