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宝宝不说话?4个阶段帮你轻松引导说出来

很多家长都会着急:“宝宝都 1 岁多了,怎么还不怎么说话?” 其实宝宝 “说出来” 不是突然的,就像学走路要先练站,学说

很多家长都会着急:“宝宝都 1 岁多了,怎么还不怎么说话?” 其实宝宝 “说出来” 不是突然的,就像学走路要先练站,学说话也得一步步引导。只要抓准不同阶段的小技巧,宝宝自然会慢慢开口、越说越多。

一、0-6 个月:先 “磨耳朵”,让宝宝觉得 “说话好玩”

这时候宝宝还不会说,但你说的每句话,都是在帮他打基础。

宝宝的信号:听到你声音会笑、会 “啊啊咕咕” 跟你搭话。

你要做的:把日常变成 “碎碎念”

不用刻意准备,做什么就说什么 ——

换尿布时:“我们脱裤子啦,小屁股晾一晾,好舒服呀~”

喂奶时:“宝宝喝奶奶啦,一口一口咽,慢慢喝~”

说话时多对着宝宝笑,夸张点做表情(比如睁大眼睛、撅嘴巴),他会觉得 “跟妈妈说话真开心”,以后才愿意主动说。

二、7-12 个月:递 “话引子”,让宝宝试着 “仿说”

这时候宝宝会模仿你的发音(比如 “ba-ba”“ma-ma”),也会用手指东西要需求,正是引导开口的好时候。

宝宝的信号:指水杯 “啊”、看到小狗会盯着你叫。

你要做的:“指东西 + 等他说”,别直接给

比如宝宝指水杯,别马上递过去,先蹲下来跟他说:“宝宝要水杯对不对?跟妈妈说‘杯杯’,说‘杯杯’就给你~”

说完停 3 秒,等他试着发出 “b” 或 “杯” 的音 —— 哪怕只哼一声,也赶紧夸:“哇!宝宝会说‘杯杯’啦,好厉害!” 然后再递水杯。

平时也可以故意 “装傻”:拿两个玩具(比如球和积木),问他:“宝宝想要哪个?说‘球’还是‘积木’呀?” 引导他用声音选。

三、1-2 岁:搭 “句子梯子”,帮宝宝从 “说一个字” 到 “说短语”

这时候宝宝能说单个词(比如 “吃”“车”),但还不会连起来,你要帮他 “把话补全”。

宝宝的信号:说 “吃” 就盯着饭碗、说 “车” 就指窗外的汽车。

你要做的:跟着他的话 “接半句”

宝宝说 “吃”,你就接:“宝宝想吃米饭对不对?我们说‘吃米饭’~”

宝宝说 “车”,你就接:“外面有小汽车!宝宝说‘小汽车跑啦’~”

别纠正他的 “不完整”(比如不说 “你应该说‘我要吃米饭’”),先顺着他的话说,再自然补全 —— 他会慢慢跟着学,比如下次可能就会说 “吃米饭” 了。

另外,散步时多指认东西:“这是大树,绿色的大树”“那是小狗,小狗汪汪叫”,帮他积累更多能说的词。

四、2-3 岁:抛 “小问题”,让宝宝主动 “说更多”

这时候宝宝会说短句(比如 “妈妈抱”“我要喝”),还会问 “这是什么”,可以引导他说更长的话了。

宝宝的信号:会说 “妈妈,玩”“那是什么呀”。

你要做的:别只给 “是 / 不是” 的答案,多问 “怎么”“为什么”

比如宝宝说 “妈妈,玩”,别只说 “好”,可以问:“宝宝想玩积木还是拼图呀?玩积木的话,我们搭个小房子好不好?”

宝宝问 “这是什么呀”,回答后再反问:“你觉得这个小熊长得可爱吗?它有圆圆的耳朵对不对?”

还可以玩 “角色扮演”:过家家时,你当 “客人”,说 “请问有牛奶吗?”,引导宝宝当 “主人” 说 “有呀,给你牛奶”—— 玩着玩着,宝宝就会主动说更多话了。

最后:记住 3 个 “不踩坑” 原则

别让电视 / 手机 “替你说话”:电子音没表情、没互动,宝宝学不会 “说话是用来交流的”,多跟宝宝面对面聊。别逼宝宝 “必须说”:如果宝宝不想说,别催 “你怎么不说呀”,不然他会紧张,反而不敢开口。宝宝 “说不清楚” 也别急:比如把 “苹果” 说成 “苹 guǒ”,先夸 “宝宝会说‘苹果’啦”,再慢慢说 “是苹果(píng guǒ)哦”,别纠正 “不对,是 píng guǒ”。

其实宝宝从 “听” 到 “说”,就像学走路要摔几次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你多跟他聊、多回应他,他总会突然冒出一句让你惊喜的话 —— 慢慢来,你陪他说的每一句,都是他开口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