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商网站流量排行榜显示,亚马逊以每月27亿访问量稳居榜首,其在TOP20平台总流量中占比高达43%,继续彰显全球电商霸主地位。
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平台TEMU异军突起,以16亿月访问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速卖通则以6.46亿月访问量位列第三。这也是全球电商前三强中首次有两家中国平台同时入围,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的持续崛起。

一、流量格局深度解析
Visualcapitalist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商平台访问量数据,揭示了当前数字购物市场的竞争态势。榜单前20大电商平台月访问总量达到1071.7亿次,展现出电商行业的巨大活力。
亚马逊不仅主站表现强劲,其日本站、印度站、德国站、英国站均进入前十,巴西站也位列前20,共同构成强大的亚马逊生态系统。 亚马逊系在前20名中占据6席,总流量占比达43%。
区域电商平台同样表现出色:俄罗斯OZON以5.27亿月访问量位居第五,日本乐天4.19亿访问量排名第九,韩国酷澎2.9亿访问量位列第十三,巴西美客多2.6亿访问量排名第十四。
这些平台在各自本土市场拥有较高的渗透率和用户忠诚度。
二、 亚马逊的护城河
亚马逊能够持续领跑全球电商市场,得益于其多年构建的完善生态系统。从物流配送到售后服务,从技术投入到用户体验,这些积累了数十年的综合实力构成了电商巨头的护城河。
亚马逊表示正通过改善库存分配与入库流程提升履约效率,预计2025年将连续第三年刷新Prime配送速度纪录。目前,美国入库周期较去年缩短近4天,这有助于降低库存成本并提升资金效率。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确定性与安全感的购物平台,而这恰恰是成熟电商平台的核心优势。亚马逊的品牌信任度、FBA物流体系及Prime会员生态,使其在成熟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三、 TEMU的快速崛起
TEMU仅用两年多时间便冲至全球第二,成为最大黑马。其社交电商模式和极致性价比策略成功吸引全球用户,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增长。
TEMU的激进折扣策略与全球化扩张成效显著,目前已覆盖50多个国家。 虽然存在低价压利润等问题,但对拥有强大供应链优势的工厂型卖家来说,TEMU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流量洼地。
对于寻求清货或测试新品的卖家,TEMU提供了一个低成本试错平台。 但其商业模式对卖家的供应链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卖家具备大批量、快周转的生产能力。

四、 区域平台的差异化机会
尽管头部平台优势明显,但区域电商在本地化服务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这些平台虽然按流量看远不及亚马逊,但在本土市场拥有极高的市场渗透率和用户忠诚度。
本地化运营优势:区域平台更了解当地消费者习惯、支付偏好和物流需求
细分市场专注度:可以在特定品类或服务领域深耕,避免与巨头正面竞争
政策适应性:对当地贸易政策和法规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对于希望开拓新兴市场或深度耕耘特定区域的卖家来说,这些平台是绝佳的跳板。 但同时,这些平台也对卖家的本地化运营能力,包括语言、营销、物流和消费者习惯理解等有一定要求。
五、卖家策略建议
面对多元化的平台格局,跨境卖家需要制定更加精细化的经营策略。
亚马逊仍是“必修课”。其完善的基础设施、成熟的用户信任体系及全球物流网络,为卖家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如果想要在一个成熟的市场获得成绩,亚马逊必然是绕不过的一环。
把握中国平台增长红利。TEMU和速卖通为中国制造提供了直达全球消费者的通道。TEMU的激进折扣模式适合有成本优势的厂家,而速卖通则更适合希望平衡品牌与价格的卖家。
多平台布局成趋势。近年来“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子里”的多平台、多区域布局策略,正成为越来越多卖家风险对冲的方式。但需注意,盲目跟风可能增加运营复杂度,应结合自身产品、供应链优势选择平台。
同时,中美经贸磋商近期取得积极成果,美国对华24%关税将暂停一年,这对跨境卖家来说是实质性利好,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并提升定价竞争力。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这份流量榜单不仅是一份行业风向标,更是一张战略导航图。未来成功不再取决于单一的价格优势,而是综合运用平台资源、技术工具与本地化策略的能力。
全球电商市场在2025年呈现出“稳定中蕴含变局”的态势——亚马逊的领导地位依然稳固,但中国平台的崛起和区域力量的存在为市场增添了多样性。
在数字购物无处不在的今天,唯有灵活适应、多元布局并持续创新的卖家,才能在这片红海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