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夏商周没有工资条?我司徒的俸禄单曝光,全是粮食和土地

现在的打工人,每月就盼着发薪日那点盼头——扒拉着工资条算:房租一扣、房贷一还、生活费一留,最后剩的碎银够不够喝杯加珍珠的

现在的打工人,每月就盼着发薪日那点盼头——扒拉着工资条算:房租一扣、房贷一还、生活费一留,最后剩的碎银够不够喝杯加珍珠的奶茶?

但你指定想不到: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周,像"司徒"这种朝廷顶流高官,领"工资"时连现金都见不着,更别说银行卡了!可偏偏就是这种"原始"发薪法,能让全家锦衣玉食,甚至雇得起十几个仆人——这古代高官的俸禄,到底藏着多少狠活?

我是西周司徒伯阳,今天就以"内部人"身份,给大伙扒透咱古代高官的俸禄真相,保证全是干货!

一、别叫"工资"叫"俸禄"!夏商周硬通货是粮食+土地

先给大伙扫个历史盲:夏商周还没"工资"这词儿,当官领的报酬叫"俸禄"。别脑补成金银珠宝堆成山,当时最硬核的俸禄是"粮食+土地"——听着土气,实则含金量拉满!

得先说说我这司徒的分量,不然你们不懂这俸禄多"配得上"——作为"三公九卿"的核心狠角色,管土地、管人口、管教化,搁现在就是国土、民政、教育三部部长打包兼任!

就这级别的职位,周天子给我的俸禄那叫一个实在:"百亩之田"外加"岁粟三千钟"!光说数字大伙没感觉,咱换算成现在的标准,保准让你惊掉下巴!

先看"百亩之田",西周一亩比现在小,约0.29亩,百亩就是29亩地。关键是这田不用自己弯腰种,周天子会派专门的农夫来打理,收的粮食全归我家粮仓!

我家后院那片粟田,去年收了八百多公斤粟米,磨成小米熬粥、做小米饼,全家老小敞开吃都够一年;再算"岁粟三千钟",西周一钟约130公斤,三千钟就是整整39万公斤粟米——这堆起来得有小山高了!

按现在超市里普通小米每公斤8块钱算,光这粮食俸禄就相当于312万人民币!这年薪,搁现在也是妥妥的高薪大佬级别,更别说朝廷还有额外福利了!

祭祀结束分的鲜祭肉、皇家狩猎后赏的肥猎物,都是实打实的好处。就说上个月祭祀完,我领了半头猪、十只羊,家里厨子变着花样做红烧、清炖,全家甩开腮帮子吃了整整一周才光盘!

二、高薪≠躺平!高官的开销比你想的更烧钱

看到这别忙着羡慕嫉妒恨,高薪背后的开销也不是一般人能扛的!我手下光出谋划策的幕僚就有五个,加上仆人、厨子、园丁,足足十三口人要养,每月光吃粮食就得耗掉近千公斤粟米!

官场应酬更别提多烧钱了!上次接待鲁国来的使臣,特意置了套新青铜酒器,还备了上等玉器当伴手礼,这一下就花掉五百钟粟米——相当于现在四十多万!我邻居老郑的遭遇更真实。

他是个比我低两级的"中士",俸禄换算下来也是百万年薪级别的,可去年儿子娶媳妇,办婚宴、置彩礼一下花光半年俸禄,最后还是找我借了两百钟粟米才救的急!

这跟现在的白领多像啊!工资看着挺唬人,但房贷、育儿、人情往来一圈砸下来,能存住钱的真没几个——高薪从来都不是躺平的资本!

三、俸禄的底气:"井田制"才是高薪的幕后靠山

肯定有人好奇:夏商周生产力也不算高,咋能撑起这么高的俸禄?答案就俩字——井田制!当时土地被分成九块,像个"井"字,中间那一块公田的产出,全归天子和官员!

《孟子·滕文公上》里明明白白写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这可是正史铁证!不过咱这俸禄也不是铁饭碗,全看天子脸色办事!

前年有个司徒因为治水没干好,周天子一句话就削了他五十亩田,原本的富豪之家立马降成"中产",日子一下就紧巴了!哪像现在有劳动合同兜底,古代高官说白了也是"高危职业"!

四、古今通理:高薪永远配高责

唠到这儿大伙肯定看明白了:不管是夏商周的"俸禄制",还是现在的"月薪制",核心逻辑从来没变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收入越高,肩上的担子就越重!

历史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藏着每个人的生计、责任与悲欢离合。

最后考大伙一个问题:让你穿越回夏商周当司徒,拿着百万年薪却没手机、没外卖、没WiFi,你愿意吗?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关注我!下次咱接着唠古代"打工人"的那些事:有没有加班费?能休年假吗?带你解锁更多接地气的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