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涂彦平
编辑| 张 南
设计| 荆 芥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大浪淘沙中,总有新兴品牌带来惊喜。
2025年10月20日,央视财经《对话》栏目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时刻——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共同亮相,正式宣布双方联合打造的新品牌启境的首款产品将于2026年年中推向市场。

启境的诞生,恰逢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上半场迈向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节点。它不仅承载着广汽与华为对未来的共同期许,更是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一次具有示范意义的探索。
一方是智造巨头,一方是科技领军企业。两者的强强联手,不仅有望催生一款引领市场的全新产品,更构建了产业协同的新范式,为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
01开启智能出行新境界
名字,是品牌的一副面孔,它往往承载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与未来愿景。
广汽和华为将“启境”二字赋予合作的新品牌,颇有深意。这个名字跟华为任正非还有关系。
冯兴亚透露,去拜访任正非的时候,谈到了品牌名称的问题,“任老爷子就讲,要取一个更加年轻的、更加有科技感的这么一个新的品牌名称。所以,启境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靳玉志在节目中阐释道:“启”意味着“开启、启新”,代表着破旧立新的起点与勇气;“境”则意指“境界、新境”,象征着更高层次的目标与体验。二者相连,开启新境界的图景跃然纸上。
这一命名,既承载着华为与广汽共同迈向智能化新阶段“启新”的战略决心,也饱含以极致智能驾乘体验解锁出行新可能,为用户带来“新境”的美好愿景。
而从更深层次来看,“启境”是华为与广汽对未来智慧出行愿景的凝练表达,也是双方的共同承诺,体现了打破常规,共同迈向智能化新阶段的战略共识。
当前购车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当前购车群体更偏爱年轻化的车型,人们对科技配置的关注度远超传统配置,智能互联、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是重要关注点,同时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
启境,以其年轻、科技、运动的品牌调性,精准契合了当下汽车消费市场的核心趋势,易于与目标消费群体——那些追求前沿科技、注重体验、拥抱变化的新一代消费者——产生共鸣。
三声的“启”,四声的“境”,连读起来就像徐徐打开一道门,然后灿烂的阳光直洒下来。
这个直白而热烈的词汇,宣告了一个新品牌的诞生,更预示着一场全新的出行体验革命即将拉开序幕。
02科技美学与智造底蕴的结晶
启境品牌的首款车型,已经“犹抱琵琶半遮面”。冯兴亚用“让人眼前一亮”来形容其外观造型,徐直军的“很型”评价进一步印证了这款产品的年轻化定位。

这背后,是双方投入近百人设计团队,华为米兰美学研究所的专家全程深度参与造型设计,历经长达8个月、数十轮严谨的设计评审,最终造型获得双方高层的一致认可。
融合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积淀的前沿美学以及广汽对汽车形体、功能与气质的深刻理解,他们在打造一款不仅性能出众,更具备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吸引力的产品。
当然,启境首款产品的底气,远不止于造型设计,它根植于双方顶尖资源的强强联合,是智造底蕴与科技美学的结晶。
广汽集团拥有28年深厚的造车底蕴,在整车制造、平台开发、品质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上建立了坚实的品质护城河。
从AI驱动的智能工厂,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再到全球领先的三合一风洞实验室,广汽的制造实力已经为启境品牌首款产品的品质打好了包票。

另一方面,这款产品注入了鲜明的“华为DNA”。启境品牌将全系列、全栈搭载华为乾崑智能化解决方案。
作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核心品牌,华为乾崑经过十年超200亿元研发投入和8000人团队的技术攻坚,已在架构、硬件、安全性上构建了坚实壁垒。
它创新的WEWA架构,通过云端世界引擎与车端世界行为模型的协同,实现了智驾能力的代际飞跃;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先进硬件确保了精准的环境感知;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则致力于实现“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的安全目标。
截至2025年8月,华为乾崑智驾搭载量突破100万辆,用户累计辅助驾驶里程46.5亿公里,累计辅助泊车使用2.8亿次,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271万次。
广汽的品质力与华为的技术力在此深度融合,共同为启境首款产品赋予了成为市场爆款的潜质。
“我相信,这款产品一定能够一炮走红。”冯兴亚期待,这款车能成为新一代消费者拥抱高端智能生活的首选座驾。
03合作新范式
启境项目的更深层意义,在于其开创性的合作模式。如果说产品力是启境的硬实力,那么创新合作模式就是其软实力的体现。
这一模式的核心体现,是华为将其历经市场锤炼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服务)流程体系全面引入启境品牌。
华为IPD流程的灵活性与场景化适配能力,确保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匹配,而IPMS体系则实现了从产品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价值传递。
这意味着,从最初的用户需求洞察、产品定义,到中期的研发迭代、测试验证,再到最后的上市营销、用户服务,华为与广汽的协同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这种运行机制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并非单纯的“华为出技术,广汽造车身”。
2024年底,广汽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到了2025年1月,华为与启境团队已经合署办公大半年。华为派驻产品、营销、财经等全领域专家驻场,与广汽团队同步推进产品定义、研发、营销全链条工作。
这种嵌入式协作打破了技术方与制造方各管一段的行业惯例,真正实现了协同零延迟。它超越了传统汽车产业链中常见的技术供应商与整车制造商之间相对松散的协作关系,构建了一种名为“全程陪跑、深度赋能”的新型合作范式。

冯兴亚对此评价道,这种合作在流程打造、组织建设、管理模式上实现了全面突破,旨在为中国工业化制造企业的转型,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创造一个范例”。
启境项目的推进,因此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战略突破,其成功经验更有可能为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信息化转型浪潮中,如何有效整合跨界资源、创新合作模式,提供一个“1+1>2”的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