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民间故事:九龙灯灭渔村劫!

胶东湾的老渔民都说,海眼通着龙宫,要是哪天夜里海面上浮起九盏青铜灯,那便是龙王爷要收渔税了。光绪三十年八月十五,石岛湾的

胶东湾的老渔民都说,海眼通着龙宫,要是哪天夜里海面上浮起九盏青铜灯,那便是龙王爷要收渔税了。

光绪三十年八月十五,石岛湾的渔火刚熄,海平线就腾起九团幽蓝的光。

老舵手王阿公蹲在礁石上抽旱烟,烟锅子抖得跟筛糠似的。

"三十年前见过一回,打那往后三年,咱这湾子没捞着半条活鱼。"

他身边的小孙子狗剩攥着他衣角直哆嗦:"爷爷,.灯里头有人!"

凑近了看,九盏灯漂在离岸三里的地方,每盏灯芯都裹着团黑雾,隐约能瞧见青面獠牙的影子。

最邪乎的是灯底下的浪,本该跟着潮头往东去的浪头,偏要逆着往湾子里涌,撞在礁石上溅起的水珠子都是血红色的。

"坏了!"

王阿公突然抄起鱼叉往海边跑,"快敲醒渔村!这是九龙灯现世,要吃童男童女的!"

渔村里顿时炸了锅。

赵屠户家的闺女刚满七岁,李木匠家的小子才五岁,平日里最金贵的两个小娃被裹上红布,搁在村头老槐树下。

王阿公颤巍巍捧来祖传的青铜海螺,往地上一摔:"列祖列宗在上,咱渔村祖训是不伤海脉、不贪鱼腹,可不能为了活命造孽啊!"

话音未落,海面上"轰"地炸开一团水花。

九盏灯"唰"地窜上半空,灯芯里的黑雾凝成四个身影:

青面、赤发、白眉、玄衣,腰间各挂着个青铜酒葫芦,正是九龙岛四圣。

"老儿倒有几分骨气。"赤发圣者甩了甩手中的火尖枪。

"可你可知,这湾子底下压着咱兄弟的锁龙链?三十年前你们请来的闻太师,用混天绫捆了龙王爷,又拿定海珠镇了海眼,如今锁龙链锈了,龙王爷要收走这三十年攒的鱼,你们挡得住?"

人群里突然挤进来个穿青布直裰的中年人,腰间挂着个鎏金鱼形玉佩。

王阿公眯眼一认,这不是上个月来村里收鱼税的张师爷吗?

"四圣爷爷息怒!"

张师爷"扑通"跪下,"小的给您们赔罪。这湾子的鱼群都往深海跑了,小的急得没法子,这才听戏文里说的,用童男童女祭海,保准龙王爷欢喜……"

"放屁!"

白眉圣者举起酒葫芦,"当年闻太师收了龙王爷的锁龙链,却留了话:海脉若断,自有能人续之。你们倒好,把海脉当成了提款机!"

说着他猛地晃了晃酒葫芦,里面"哗啦啦"倒出一堆碎贝壳。

每片贝壳上都刻着鱼纹,正是这些年渔村捕来的鱼数。

"这些是海眼的记忆。"玄衣圣者摸了摸剑柄,"你们捞了九万九千尾黄花鱼,杀了三千只海豹,连怀孕的母鲸都不放过。龙王爷的海眼疼得直抽搐,能不闹?"

四圣刚要动手收灯,王阿公突然扑过去抱住赤发圣者的腿:"仙长行行好!要收灯您收,别伤孩子!"

他转头瞪向张师爷,"老汉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理儿:海给咱鱼,是咱修来的福分;咱要是把福分当成了应份,早晚得遭报应!"

海风突然转了方向。

九盏灯"啪啪"掉进海里,灯芯的黑雾"嘶啦"一声散了。

九龙岛四圣对视一眼,从袖子里掏出九颗珍珠,抛向海面。

珍珠落水的瞬间,血浪渐渐退成了碧色,浪头也乖乖往东去了。

"老儿说得对。"青面圣者点了点头,"海有海的规矩,人有人道。贪心过了界,连老天爷都要收账的。"

后来有人说,张师爷当天夜里就疯了,见人就说看见龙王爷坐在鱼筐上数钱。

也有人说,第二年开春,石岛湾的鱼群多得能把渔船托起来,连二十年的老船都能轻松拽上两舱。

王阿公的那杆青铜海螺,被供在了村头的海神庙里,香火比往年更旺。

再后来,有个云游的道士路过渔村,说那天夜里看见个穿黑袍的老头站在海眼上,手里拿着混天绫,身边还飘着四团光。

也不知是闻太师显灵,还是海眼记起了旧恩。(民间故事:九龙灯灭渔村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