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隋朝的一位名将,屡立战功,最后郁郁而终!

吐万绪,生卒年不详,复姓吐万,字长绪,代郡(今山西代县)人.鲜卑族。吐万绪是北周到隋朝名将,郢州刺史吐万通之子。尽管出自

吐万绪,生卒年不详,复姓吐万,字长绪,代郡(今山西代县)人.鲜卑族。吐万绪是北周到隋朝名将,郢州刺史吐万通之子。尽管出自鲜卑族,但是,吐万绪因为能力出众,还是得到了隋朝的重用,并且立下了不少战功。不过,因为得罪除名,吐万绪最后郁郁而终。

具体来说,根据《隋书》等史料的记载,吐万绪年少时便有军事谋略,初在北周任职,起家担任抚军将军,袭爵元寿县公。后来多次随军征战,累次升迁至大将军、少司武。开皇元年(581年),北周丞相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杨坚登基后,任命吐万绪为襄州总管,进封爵位为谷城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户。不久之后,吐万绪改任青州总管,任内以善治著名。

一年多后,突厥侵犯隋朝边境。面对这一情况,朝廷考虑到吐万绪有声威谋略,便改任他为朔州总管,镇守边境。对此,吐万绪没有辜负朝廷的重托,他在任内使突厥闻风丧胆。后来,隋文帝准备南征陈朝,改任吐万绪到与陈朝相邻的徐州担任总管。

吐万绪在徐州积极修治攻城战具,做战前准备。开皇八年(588年),隋朝大举伐陈,隋文帝任命吐万绪为行军总管,与西河公纥豆陵、洪景率军驻守江北为后应。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平灭陈朝,吐万绪改任夏州总管。由此,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前线的战役,但是,在隋灭陈之战中,吐万绪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吐万绪深受隋文帝次子晋王杨广的亲遇。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广成为太子之后,特引用吐万绪担任东宫的左虞侯率。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杨广继位。当时汉王杨谅镇守并州,隋炀帝担心这位兄弟会起兵叛变,于是任命吐万绪为晋、绛二州刺史,让他快马前往赴任。

吐万绪还未出关中,杨谅已派兵据守蒲坂。于是,隋炀帝下诏命令吐万绪率军跟随杨素讨伐杨谅,杨谅叛乱平定后,吐万绪因为立下战功,所以升任左武侯将军。虽然深受杨广的信任,但是,吐万绪为人比较刚直,这导致他的仕途并不顺利。

大业三年(607年),将领贺若弼遭人谗言诬陷。贺若弼为了证明其无罪,特请吐万绪为他做证。吐万绪如实澄清事实,但却违背隋炀帝的旨意。于是,吐万绪被罢免了官职。当然,吐万绪能力出众,所以到了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起用吐万绪为东平(今山东郓城县东)太守。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游幸江都(今江苏扬州),路经东平,吐万绪在路边迎驾。经过一番交谈后,隋炀帝念及吐万绪曾经的战功,所以任命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守职务如故。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吐万绪自请担任先锋,这契合了杨广的心意。于是,杨广让吐万绪率领大军向高句丽进军。同年七月,隋军班师回朝,隋炀帝留下吐万绪镇守怀远,进位左光禄大夫。

大业九年(613年),隋朝发生杨玄感之乱,当时余杭人刘元进亦在江南起兵响应杨玄感,并出兵攻打润州。隋炀帝平杨玄感之乱后,随即派吐万绪率军讨伐刘元进。在这场战役中,吐万绪以骑兵突击,敌军于是溃散,跳江而死者数万。不久之后,吐万绪斩杀管崇及其将军陆顗等五千多人。

眼看无法抵挡,刘元进复据守建安郡(今福建建瓯),隋炀帝命令吐万绪继续进军征剿,但吐万绪以士卒连战疲敝,需要整休为由,请求息甲修整,等待来年春天再战。对此,隋炀帝心中很不高兴,于是秘密派人寻找吐万绪的过错,随即以此罪将吐万绪削职为民,配守建安。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对于吐万绪的打击是比较大的。不久之后,隋炀帝下诏让他到定州行在见驾。但是,吐万绪因为郁郁不得志,所以走到永嘉时,发病而死。众所周知,隋朝末年叛乱四起,而杨广却连吐万绪这样的忠臣都无法包容,这可以说是自取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