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洪秀全为啥疯狂喜欢吃蜈蚣,死前吃的“甘露”又是什么极品?

在洪秀全的餐桌从来不是简单的 “吃喝” 二字, 那桌子之间摆着的,是一个农家子弟对 “奢侈甚至是离谱的” 的形式,是诠释

在洪秀全的餐桌从来不是简单的 “吃喝” 二字, 那桌子之间摆着的,是一个农家子弟对 “奢侈甚至是离谱的” 的形式,是诠释了虹吸全为何最终连饭都吃不上的终极反差。当我们拨开历史微小的尘埃,会发现这位 “天父次子” 的日常饮食,藏着比 “天国理想” 更真实的人性欲望;而他临死前捧在手里的 “甘露”,则成了整个太平天国最荒诞也最悲凉的剧终。洪秀全

天王诏书

每天十斤猪肉不吃,偏要特供牛肉:天王的 “档次执念”。

1864 年夏盛,江西石城的囚牢里,只有16 岁的洪天贵福拿着清军官员的纸笔,写出了一句歪歪扭扭又颠覆外界大感惊讶的话:“我父亲(洪秀全)不吃猪肉的。” 看似寻常的一句话却成了清朝揭开洪秀全个人爱好的一个密码锁。同时也打开了太平天国饮食制度里最隐秘的角落 。

按《贼情汇纂》记载,太平天国从天王到总制级官员,都有明确的 “肉食定量”,天王洪秀全每日可领 10 斤肉,可这位 “不吃猪肉” 的天王,显然从未动过宰夫衙按例送来的猪肉。

那他吃什么?答案藏在清军缴获的《总圣库物资账簿》里。这本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账簿,在咸丰四年(1854 年)正月的条目里写着:“解送天京黄牛二十头,每头选肉三十斤,专供天王御用,余肉赏侍卫”;同年三月又记:“安徽六安州解牛十五头,皆三岁黄牛,里脊肉单独封装,送典天厨”。也就是说,洪秀全日常吃的,是江南农耕区里堪称 “奢侈品” 的黄牛肉,在那个水牛是主要耕畜、官府严禁随意屠宰的时代,能每天吃上黄牛肉,本身就显示出洪秀全一种超越常规的特供。

相关资料

这种 “非牛肉不食” 的偏好,可能来源于洪秀全的出身和某种报复性消费。他生在广东花县的农家,少年时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最清楚 “牛肉” 在民间饮食里的重量和身份等次,寻常百姓只有在年节或婚丧时才舍得买一点,而士绅地主也不过偶尔尝鲜。如今成了 “天王”,他要用这种 “上等人” 的食材,彻底摆脱过去的农民子弟的身份。在《金陵省难纪略》里还记载了一个细节:金田起义初期,洪秀全在永安州时,曾因当地供应的是水牛肉而非黄牛肉,特意让手下 “寻遍周边村落,必得黄牛方食”,连杨秀清劝说 “战时物资紧缺,水牛亦可”,他听后摇头表示明确拒绝。

更耐人寻味的是,洪秀全虽不吃猪肉,却从不让宰夫衙停送那 10 斤每日定量的猪肉。这些猪肉最终去哪了?洪天贵福的供词里提了一句:“父王的猪肉,都赏给天王府里的女官和侍卫了。” 这是一种刻意的 “赏赐型人格”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资格每天领 10 斤猪肉,却不屑于吃;就像他住着占地十里的天王府,却很少走出内宫一样,用 “拥有却不用” 的姿态,强化 “天王独尊”的神性。

油煎蜈蚣当日常:岭南里的口味重

如果说吃牛肉是为了 “摆档次”,那洪秀全钟爱的 “油煎蜈蚣”,就藏着他更深层的饮食偏执,这种带着浓烈岭南乡土气息的食材,成了他深居天王府后,与故乡最后的一点滋味。就像许多阔了的人物一样,总会想起过去故乡的一些吃喝,这里并不涉及其他,而是“故乡的滋味”。

相关画面

洪天贵福在自述里说得很直白:“父王喜食油煎蜈蚣,每日必食一条,说吃了能强体。” 而曾国藩指示的《贼情汇纂》一书情报表明,对这道菜的做法有更细致的记录,典天厨的厨役 “每日在天京郊外草丛中捕捉蜈蚣,选体长三寸以上、色黑亮者,用沸水烫死,去足剪尾,以猪油慢煎,撒少许盐与花椒,趁热呈上”。这种吃法,和广东花县民间 “煎虫补身” 的习俗如出一辙,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就写过,粤人 “食蜈蚣、蝎子,谓能去湿解毒”,洪秀全显然把这种家乡口味带到了天京。

为了保证 “蜈蚣供应”,天王府甚至专门设了 “捕虫差役”。据被俘的差役供词(见《曾国藩奏稿》卷十二),这些人 “多是花县同乡,熟悉蜈蚣习性,每日清晨出城,午后带回,若遇雨天,便在府内花园草丛中捕捉”。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变得愈发封闭,连政务都交给杨秀清(后期交给洪仁玕),唯独在饮食上不肯妥协, 哪怕 1862 年湘军开始围城,城外物资难以运入,他仍下令 “捕虫差役不得懈怠,缺一条蜈蚣,便罚厨役”。

湘军围困天京

这种对岭南口味的执念,也反映了洪秀全个人“封闭性”甚至在吃蜈蚣方面有些夸张的。典天厨的官员和厨役,几乎全是广西或广东人,《贼情汇纂》明确说 “典天厨者,必选广西老兄弟,善岭南菜”。他们做的菜,除了油煎蜈蚣,还有清蒸水鱼、白切鸡、生腌豆角 —— 全是岭南家常菜,却与江南的饮食风格格格不入。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里,曾记录过李秀成的部将尝过天王府菜肴后的反应:“见盘中有煎蜈蚣,皆惊避,称‘蛮味难咽’;尝生腌豆角,又觉辛辣刺喉,吐之。”可见蜈蚣这道菜不是谁都吃得下去的。

洪秀全不管这些。对他而言,这张餐桌是他的 “安全区”,外面的世界里,杨秀清统领军务、石达开出走之后、湘军步步紧逼,唯有在吃着家乡口味的菜肴时,他才能暂时忘记那些烦恼。到了天京末期,连黄牛肉都难以为继时,他仍让厨役 “寻蜈蚣、蝎子替代”,这种行为不能不称之为最后的疯狂。

临死前的 “甘露”:上帝恩赐的百草团子,还是自欺欺人的绝境

1864 年的初夏,天京被湘军围得水泄不通,连老鼠、麻雀都被城里的军民吃光了。就在这时,洪秀全颁布了一道荒唐的诏旨:“上帝降甘露,养活尔等,凡遵旨食甘露者,可升天堂。” 而他自己也成了第一个 “遵旨” 奉行的人。

每天捧着所谓的 “甘露” 吃,直到腹泻不止,最终死去。

这被洪秀全吹成 “上帝恩赐” 的 “甘露”,到底是什么?《曾国藩奏报攻克天京折》里写得清清楚楚:“城内粮绝,贼众采百草为食,伪称甘露。洪逆(洪秀全)每日食此,后得痢疾,遂亡。” 被俘的天王府女官也供认:“甘露就是野草、树叶晒干磨成粉,和水成团,有时还加些陈年米糠,味苦涩难咽。”

其实,洪秀全不是不知道 “甘露” 不能吃。早在 1863 年冬天,天京粮荒初现时,就有官员劝他 “速筹粮草,或突围而出”,可他却坚信 “天父会降下神迹”。等到 1864 年春天,连他的贴身侍卫都饿得起不来时,他才不得不面对现实。 但作为 “天父次子”,他不能承认 “上帝没帮忙”,只能把野草团子包装成 “甘露”,自欺欺人来掩盖绝境。

《典天厨日记》里,留下了他吃 “甘露” 的最后记录:四月初十日,“天王食甘露半碗,皱眉称‘味苦’,令典茶心加蜂蜜,仍难咽”;四月十四日,“天王食甘露后腹泻,召医官,医官称‘草有毒,不可再食’,天王怒,斥其‘不信天父’”;四月十七日,“天王仅食甘露少许,昏迷数次”;四月十九日,“天王薨”。以此可见,洪秀全并非服毒自杀,也不是吞金自杀,而是食物中毒导致的。这一点后来被俘获的忠王李秀成给了佐证:《李秀成自述》中记载洪秀全死因:“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十一日服毒而亡。和“斯时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

李秀成自述

显然李秀成的描述是十分详细的,而且还指出了被许多人忽略的重要的因素。即秀全食物中毒患病,吃了所谓“甘露”。也就是天京被围困后,城中绝粮,洪秀全发现了城中的苔藓和其他野草,他就把这些东西说这是上帝赐下的“甘露”,最终吃了导致慢性中毒。此外,洪秀全这时候的精神也开始不正常,按照李秀成的描述就是“卧病二旬,不食药方,任病任好。”当时有个叫富礼赐的外国人在《天京游记》中描述洪秀全的外表和形象,颇为浮夸地写到:“天王五十一岁,身材高大,体格壮健。他永不死的,但待厌倦尘世之时,将有龙车自天下降,彼将乘之上升。”可以说这位外国人开始几句说的是人话,后面说的却是“天话”。

这个曾每天吃着黄牛肉、油煎蜈蚣的 “天王”,最终死在了自己编造的 “甘露” 谎言里。他死后,洪天贵福继位,没几天就偷偷把 “甘露” 扔了,还对身边人说:“这东西吃了会死人,父王是被骗了。” 可洪天贵福不知道,他父亲不是被骗,而是不得不 “相信”。从金田起义时的 “天父下凡”,到天京的 “天王特权”,洪秀全一生都活在自己编织的宗教幻梦里,而 “甘露”,不过是这场幻梦最后的祭品。

从奢华到荒诞的隐喻,洪秀全上演最后的疯狂

洪秀全的餐桌,从来都与太平天国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1853 年刚进天京时,他的餐桌上摆着海参、鱼翅、干鲍,典天厨每天要做十二道菜,连盛菜的器皿都是银器;1856 年天京事变后,海货少见了,但黄牛肉、鸡鸭还能保证供应;1862 年湘军围城,餐桌上只剩鸡肉和少量牛肉;到 1864 年,就只剩野草团子做的 “甘露” 了。

这种变化,藏着一个从 “理想” 到 “腐朽” 再到 “崩溃” 的全过程。洪秀全当初喊着 “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可他的餐桌却成了等级制度最鲜明的阶层体现,他每天吃牛肉,而普通士兵要当敢死队才能尝一口猪肉;他吃油煎蜈蚣是 “养生”,而军民吃野草就是 “叛逆”。这种特供与虚伪,最终让所有人对他失去了信心。

当湘军攻破天京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走进天王府的厨房,看到的是 “银锅银碗堆积如山,灶台上还放着半条没吃完的蜈蚣,旁边是装着‘甘露’的草筐”。这一幕,恍如幻梦,一边是曾经的纸醉金迷的放纵,一边是最后的荒诞绝境;一边是洪秀全的自卑与荒谬,一边是无数军民的血泪。

此外更有好事者,把洪秀全的死描绘成慷慨就义一样的大义凛然。这本书自称野史,确实够野。

所谓的这本《太平天国野史》的书中这样形容洪秀全的最后倔强:慷慨谓左右说:自古有帝王而为俘囚者?说完这话就把毒药给喝了,你以为这是可口可乐吗?说弄到毒药就弄到,而且身边人一个拦着的也没有?我也是醉了。倒是曾国藩的首席幕僚赵烈文短短几日,就把历史真相留抛了出来:“闻探报禀报,逆首洪秀全已于四月二十日病死。”这是谍报机关的深度侦查获得的当时绝密,而且病因也说的清楚,病死,但是病因没说,这与食物中毒并不矛盾。

曾国藩存世唯一真容

这年的六月末,经洪秀全天王府一位姓黄的宫女引导,曾国藩找到了洪秀全的埋尸地点,二人从未见过面,却是与生俱来的仇敌,平素比较老成持重的曾国藩此刻也有些丧失理智和理学的修养,竟然非常野蛮的下令下令把洪秀全从地下刨出来。据当时的目击者称,只见死了的洪秀全全身用绣龙黄缎包裹,头秃,胡须微白稀疏,长相并不异于常人,用现在的流行语言就是秃头的中年油腻大叔,这让在场的人不免有些失望,毕竟天王长得实在过于一般。曾国藩绕了一圈后,也彻底失去理智,他下令把他焚烧最后把骨灰放到大炮里发射出去,堪称最大报复,据说这种惩罚比挫骨扬灰还要暴利。

享受时有多疯狂,死后就有可能多惨。从后宫二千多美女的陪伴,再到蜈蚣和苔藓丸子,洪秀全这个天王的许多生活就那么的离谱。

评论列表

国家兴旺
国家兴旺 4
2025-10-26 18:52
曾賊[好生气]

未未来来 回复 10-27 23:40
洪賊

幼儿园中班
幼儿园中班 3
2025-10-25 13:50
😯难怪,洪秀全后面糊涂了,[惊恐]他又吃了牛肉,又吃蜈蚣,[横线笑]内燥热毒,难收
嗑学大师
嗑学大师 2
2025-10-25 14:07
洪秀全祖坟 好像是和蜈蚣有关
篱簏
篱簏 1
2025-10-24 22:21
曾国藩的三角眼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