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年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中国移动发布了国内首款支持多制式的量子计算操作系统,破解量子计算软件面向硬件规范化难题,并通过开源模式打破行业生态壁垒,成为量子计算产业的破局者。

为什么 “五岳纪元” 是破局者?
量子计算领域面临着与早期经典计算机类似的发展瓶颈。当前,超导、光量子等多技术路线并行,但底层架构差异显著,导致基础软件体系互不兼容。同时,国内外主流的封闭、独立软硬一体化模式,既造成硬件生态碎片化,又让使用者面临跨平台开发成本高、效率低的困境,阻碍着开放协同量子计算生态体系的构建。
“五岳纪元”量子计算操作系统借鉴经典操作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分层解耦实现功能聚焦、流程简化,各层借助标准接口达成高效交互,核心突破多项产业痛点。
技术架构分层治理:系统划分为量子应用程序、量子计算操作系统、量子测控系统、量子计算硬件四大层级,操作系统承担多用户管理、多任务处理、系统管控及量子引擎运行等核心职责。
核心能力技术领先:量子引擎具备量子编译映射优化、比特校准、指令分发、结果纠错等关键能力,如同“万能翻译官+超级工具箱”,为不同架构量子计算机提供统一软件支持。
多制式兼容支持:覆盖超导、光量子、中性原子、离子阱等多技术路线的开源系统,打破硬件适配壁垒。
此外,系统集成行业算法、量子人工智能等工具,实现一站式服务,既让开发者无需关注底层硬件差异、专注算法创新,又为硬件厂商提供统一驱动标准,通过编译优化、错误缓解等技术挖掘硬件潜力。
“众人拾柴”,开源战略驱动产业生态共建
“五岳纪元”的长远价值,不在单个系统,而在“开源”带来的合力。论坛上,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副总经理刘军卫表示,中国移动将以开源开放为导向,繁荣产业生态,呼吁产学研用各方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量子计算开发者生态。
此次中国移动开源“五岳纪元”量子计算操作系统,正是基于应用“引导”、产业“协同”、异构“融合”的突破思路,以开放分层解耦模式打破技术壁垒,填补国内多制式兼容开源系统空白,为构建开放协同的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奠定基础。
通过成立国内首个量子计算操作系统开源社区,中国移动正推动产业从闭源开发转向社区共建,依托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形成技术共创、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协同创新体系。
发挥“直投+基金”资本力量,中国移动强化资本与资源联动,培育量子产业初创企业,补齐产业链短板,丰富量子产品体系,辐射更多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
同时,中国移动已通过“五岳杯”量子计算挑战赛、量子计算教学云平台等举措,已吸引超千名高校学子参与,孵化百余项算法成果,形成了“教学-实践-创新-转化” 的良性循环。
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
通过“五岳纪元”开源操作系统及社区,中国移动已构建起“软件开源+社区共建”的产业服务模式,为全产业链提供实用化支撑。
一方面,降低开发门槛,屏蔽硬件差异,减少跨平台适配成本,让开发者聚焦算法创新,加速量子应用落地;另一方面,优化硬件效能,为硬件厂商提供统一标准参考,助力其通过技术优化提升产品性能,适配产业发展需求。
融入国家算力体系,中国移动还依托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国家级平台,推动操作系统成为量子算力协同的核心枢纽,为金融、医药、能源、通信等领域提供量子计算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同步发布了面向量子人工智能场景的1000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整机装备、中国移动量子安全云电脑等成果。其中,中国移动量子安全云电脑,通过深度融合移动云计算架构与量子信息技术,构建起覆盖终端认证、数据传输、云端处理的全链条量子安全防护体系,展现了量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五岳纪元”的发布和开源,为量子计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短期看,它将显著降低量子编程的门槛,让更多的研究者和开发者能够参与到量子算法的探索中;长期看,它将加速技术创新、产业带动与应用验证,持续强化我国“科研圈” 和“生态圈” 建设,推动量子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开放协同的全球量子生态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