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两晋时期因饮酒导致的领导翻车事件(苏峻之死)

在东晋初年动荡的政局中,苏峻曾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平定王敦之乱。当初,权臣王敦举兵反叛,威胁晋室,苏峻

在东晋初年动荡的政局中,苏峻曾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平定王敦之乱。当初,权臣王敦举兵反叛,威胁晋室,苏峻作为地方军事首领,审时度势,率领其精锐的“流民”军队毅然入援建康,在关键战役中奋力作战,为最终击溃王敦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他被朝廷封为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手握重兵,镇守北方门户,一时声威显赫,成为保障朝廷安全的重要屏障。 然而,苏峻最终的造反,根源在于东晋朝廷内部士族与皇权、以及实力派将领之间深刻的猜忌与权力斗争。晋成帝即位后,外戚庾亮辅政。庾亮性格刚愎,深感苏峻兵力强盛、骄横难制,且不听朝廷号令,将成为心腹大患。于是,庾亮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决意采取强硬手段,下诏征召苏峻回京城担任大司农,意图明升暗降,剥夺其兵权。 这一举动彻底激化了矛盾。苏峻自认有功于国,如今却遭朝廷如此猜忌和逼迫,深知一旦交出兵权,入京则为砧上鱼肉,必死无疑。在多次上表陈情、甚至表示愿意移镇他处但仍被庾亮严词拒绝后,被逼无奈的苏峻终于于公元328年,以“清君侧”、诛杀庾亮为名,在历阳起兵造反。他的军队战斗力极强,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陷了东晋都城建康,并纵兵烧杀抢掠,挟持了年幼的晋成帝。庾亮则仓皇出逃。 苏峻的暴虐统治并未持续太久。以温峤、陶侃为首的各地勤王军队迅速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讨伐苏峻。双方在建康周边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拉锯战。苏峻勇猛善战,其部下又多是由流民组成的精锐,因此联军屡战屡挫,士气一度低落。 然而,连续的胜利让苏峻滋生了骄狂之气。

同年9月陶侃携庾亮、温峤、赵胤派兵进攻。苏峻亲率八千人迎战,坐镇城头饮酒观战,派儿子苏硕与部将匡孝,分领前军几十精锐骑兵,先冲击赵胤军。匡孝骁勇异常,当先开路,一马当先冲至赵胤队形中,仗着那一杆铁槊,左挑右拨,运动如飞,赵胤军纷纷落马,无人敢当。后队兵士,相率倒退。赵胤亦禁遏不住,只好退走。苏峻在城头上遥见赵胤军退去,不禁惹起野心,对左右道:“孝能破贼,难道我不如孝么?”说着连饮数觥,酒熏胆壮,只带领数名精骑就往前冲击,往追赵胤。真是寻死去了。刚巧温峤带领的援军赶到,来助胤军,并力将匡孝杀退。匡孝已回马往后逃,苏峻却冒冒失失,向前突阵。峤胤两军,已经排齐队伍,准备厮杀,还怕甚么苏峻?苏峻忽见情势不妙,赶紧调转马头往回跑,劲风一吹,未免头晕脑糊,忽听得扑蹋一声,马失前蹄,竟至扑倒。苏峻亦随向前扑,坐立不稳,正想下马易骑,不防背后嗖嗖,有物投来,忍不住一阵奇痛,后背已被两只钩头枪刺入,立马便跌下。原来是陶侃部将彭世李千,跟从温峤助战,见苏峻返奔,便策马力追。峻看后有追兵,未免脚忙手乱,马缰一松,因马失前蹄。彭世李千见状,相距还有数丈,只恐苏峻逃脱逃,所以将矛遥掷,也正是苏峻恶贯满盈,命数该绝,巧巧掷中背上,遂至坠地。彭世李千,立刻驰至,下马拔刀,将峻枭首。树倒猢狲散,峻手下尚有数骑,逃命要紧,走得一个不留。温峤赵胤等一并赶到,命将峻尸脔割如糜,毁去尸骨。苏峻的死,极具戏剧性和象征意义。他并非死于精心设计的谋略或堂堂正正的对决,而是亡于自己因骄狂而导致的轻率冒进。如果他不饮酒,冲动上阵或许这又是另外一种结局。这位凭借个人勇武起家、一度掌控东晋命运的悍将,最终也因这过度的勇武和与之相伴的傲慢,以一种极其突然和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充满矛盾与争议的一生。他的死,也直接导致了叛军集团的迅速瓦解,为持续动荡的“苏峻之乱”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