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号CVN-68的“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在美国海军中已经服役整整50周年了,在其退役前夕的最后一次“定期不部署”,选择在因域外势力介入和干涉导致岛礁争端加剧而让局势错综复杂的南海。
“尼米兹”号航母的部署,适值中美两国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前往马来西亚、日本与韩国访问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际。

10月26日,在仅半个小时内,从“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执行例行行动时,美国海军竟然连续摔了两架舰载机。一架是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60R“海鹰”直升机,另一架是隶属于第22攻击战斗机中队的双座版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此事,经过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和广为传播,成为10月27日最为重磅的国际/军事新闻,就是第一,不是之一。全球有无数的网友对于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连续坠毁两架舰载机的原因,纷纷发表了自身的见解和高论。

本文作者国平视野综合了一下互联网上关于美海军连摔两架舰载机的主要原因的说法,一是MH-60R与F/A-18F均为美海军现役主力舰载机,服役年限都已久远,存在整体性结构疲劳问题,备件极为短缺,软件升级迟缓,可用率非常低等迹象。
二是长期执行起降作业任务,导致机械部件隐性损耗,操控系统或发动机若出现微小故障,都可能在起飞阶段引发失控。

三是为了维持全球霸权,美国海军的航母打击群在各热点地区疲于奔命。这种长期的超负荷运转,导致舰上的官兵包括空情人员身心俱疲。尤其是在南海这般敏感海域进行高强度的挑衅性演练,更使舰载机飞行员精神高度紧张,极易诱发操作失误。
四是对于来南海耀武扬威的“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具有海空高态势感知能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空军自然不会闲着,岂能放过演手的机会,舰机定会前出进行应对,双方在南海或许有海空博弈,这些广大的军事爱好者是能够想象到的。

五是中美在南海再次爆发了所谓“电子战”。目前,中国海空军装备的氮化镓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确实在技术上已经领先西方海空军现役主要以砷化镓为主的无源/有源相控阵雷达整整一代。
中国在雷达技术上处于全球的顶尖位置,这个说法基本上没有错,对于雷达至关重要的制作T/R芯片的稀土开发和精炼技术均掌握在中国手中。

“尼米兹”号航母本次在南海部署期间,与周边国家的舰机多次发生雷达信号的接触,舰载电子战系统曾启动干扰模式应对所谓的“潜在威胁”。加上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使其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这一背景可能为互联网上“电子战” 的猜测,提供了相应的土壤。以至于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许多媒体和网友就往这个方向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10月26日,在南海是否真的爆发了“电子战”,以至于有两架美国海军的舰载机坠毁,但美国海军官方声明始终未将事故与中国直接相关联。因此在中美军方均未披露相关情况的背景下,在南海爆发电子战这个说法值得商榷,这或许又是一个沉渣泛起的“阴谋论”。

目前,美军初步调查方向正聚焦机械故障,比如“海鹰”直升机尾部传动系统,“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燃油管路、人员操作失误及电磁干扰可能性,但未确认存在外部电子攻击。
关于“尼米兹”号航母连续坠毁了两架舰载机,美国军方还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尚未对媒体公开两架舰载机坠毁的真正原因。所以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