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掉了3架阵风、一架苏-30和一架米格-29。”这是今年5月,巴基斯坦防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年度重磅消息。
击落的是印度空军的精锐,对应的却是中国打造的“简配版武器”——J-10C+PL-15空空导弹组合。战绩一出,全场哗然:中国武器不止于“便宜”,关键时刻真能顶得住。
但故事并没如此简单。巴基斯坦赢了面子,却没少心疼里子。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的武器占比高达81% 。这个数字已经不是“最大客户”,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军工的形象代言人”。
但一位接近巴基斯坦空军后勤系统的匿名人士透露了一个不小的内情:“我们很多采购选型,并不是根据战术需要来做,而是看外部环境让不让我们买。”
想买054A护卫舰?得防着美国“卡脖子”,尤其是雷达系统。想上无人机系统?得考虑美方是否会借反恐名义干预。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买几台,全都得小心算计。
这,就是巴铁的无奈。

有两套账值得摆出来看。第一套,军费账:
2025-2026财年,巴基斯坦的国防预算达到2.55万亿卢比,约合90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整整20%。听着吓人,但合到政府整体支出里,也不过14%左右。要命的是,别的部门预算还被砍了7%,民生、教育都得让路。
这是硬撑出台来的军费。

第二套,经济账:
巴基斯坦2025年GDP总量约为3570亿美元 ,只有印度的零头,还不到中国的1/20。整个工业结构“轻飘飘”,主要靠纺织、食品、手工地毯这些低附加值部门苦撑,劳动生产率只有中国的1/3 。每年还要靠超过百亿美元的外援 来维持基本运转,IMF的贷款成了安眠药也是止痛药。
简言之:武器能不能买,最关键的变因一个字——钱。
“巴铁”不是“铁饭碗”——关系热,问题也多在中国社媒的语境里,“巴铁”是情比金坚的兄弟,是“一句兄弟,万里奔赴”的代名词。

可在现实世界里,感情再铁,也敌不过美方一句“技术风险” 。2019年,巴基斯坦想买中国的054A护卫舰,就被美方强行扯住,说不提供先进雷达设备。
2024年,美国还对参与巴导弹系统建设的中国公司进行了一波制裁,巴基斯坦的采购方案只得暗中修改。
这种时不时出现的“红灯”,让巴基斯坦非常清楚一点:
不能让自己完全押宝在某一个朋友身上,哪怕这个朋友姓“中”。

巴方想要本土化生产,早在十多年前就提上了日程。
但现实呢?发动机造不了,雷达体系拼不起来,就连一个高强度标准的螺钉都要靠进口。
2021年采购054A时,原本准备要技术转让,结果实际操作中发现:零件拆得下来,装回去却组不成系统。
这就是工业化的原罪。
即便是巴基斯坦军方引以为傲、和中国联合研发的枭龙战机,大部分关键系统依旧依赖中国原装件供给。
更别提大规模规模维护、零部件替换、后勤保障……

“买得起”是一回事,能“养得起”,才是真本事。
战争推了一把,中国武器也顺势爆发今年5月印度发起“辛杜尔行动”,宣布对巴控克什米尔进行大规模打击,结果5架战机,1天见底。
巴基斯坦用的是清一色中国产装备——J-10C、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KJ-500预警数据支撑,再叠加本土改版的枭龙配套通讯链路。
据说那次空战,巴基斯坦飞行员口头评价是:“精准、稳定,有点像在打模拟器。 ”
这无疑给了中国军工一个响亮的“实战推广样板”。
西方媒体也压不住了,《防务新闻》直接点名:“J-10C的出现,正在威胁法国在南亚的战机市场。”

眼下,巴基斯坦继续引进中国无人机系统、边境监视装备,还计划增设沿线机场无人值守站点。这些投资都指向一个目标:靠中巴走廊和军事深度合作,慢慢补回工业基础。
但进展并不快。
2025年巴基斯坦计划将军费再提高至180亿美元 水平,但在通胀高企、外债沉重背景下,政府内部充满争议。
与此同时,就连中国军品的质量,也成了绕不开的讨论点。
比如054A护卫舰陆续曝出部分航电系统故障、导弹锁定系统偶发崩溃……虽不致命,但影响体验。

“便宜有理,但也不能次出问题。”
这是另一个需求,也是巴铁想要“自主化”的动力。
中国武器出口的根本逻辑,是“让对方用得起,用得顺,还可以长期依赖。”这一点,巴基斯坦是目前最成功的样本。
但这场中巴之间的军火合作,并不只是双边的生意,而是中美博弈、全球军火供应链重构的一部分。
巴基斯坦想脱离美国,但也不想把未来完全交给一个卖家;

中国想扩大军工影响力,但也明白:必须扶起客户的工业能力,否则永远只是卖家,不是合伙人。
未来10年,从伊朗、尼日利亚到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都会成为潜在“巴基斯坦第二”。届时,中国武器出口、技术转让与工业系统扶植,必须捆绑进行。
否则,别说卖得多,连“卖得稳”都难。
巴铁很“铁”,但经济不“硬”、工业不“硬”、国际局势更“不稳”。

面对价格亲民却“门槛不低”的中国军工,他们既感恩,也担心。
这种“又爱又怕”的双重心理,不止巴基斯坦独有,这是中国军工走出去必须穿越的所有灰色地带。
只靠“价格战”敲不开每一道国门,靠体系、靠实战、靠技术生态才是未来十年的定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