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转账记录,整个人愣住了好几秒。
银行短信显示刚收到5000元的转账,可3个月前,张强借走的明明是5万元。
少了整整一个0,他竟然还发来一条信息:“钱已还清。”
我握着手机,手指微微发抖,不是因为生气,而是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张强觉得5000就能当5万,那我得让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公平交易”。
01
那天是周五,我正在公司财务部的办公室里整理月度报表,忙得头晕眼花。
张强敲门进来,脸色苍白,眼圈红得像是刚哭过。
“老陈,能不能借我点钱?”他声音低沉,带着点颤抖。
我放下手里的表格,抬头看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张强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双手搓着脸,叹了口气:“我爸查出肺病,急需手术,家里钱不够,还差5万。”
这话让我心里一紧。张强的父亲我见过一次,是个老实巴交的老人,去年公司年会还带了自家腌的咸菜给大家尝。
“医院催得紧,说下周就得动手术。”张强抬起头,眼里满是无助,“老陈,我实在没辙了,信用卡刷爆了,亲戚朋友也借遍了。”
我在财务部干了六年,手头攒了点积蓄,看着张强这副模样,我没多想。
“行,我这就转给你。”我掏出手机,“把卡号发我。”
张强眼眶又红了:“老陈,你真是我的大恩人!等我爸手术好了,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我摆摆手:“先别说这些,救人要紧。”
当天下午,我把5万元转到张强账户上,顺手截了个图,金额清清楚楚:50000.00元。
转账后,我还帮张强跟人事部申请了几天带薪假,让他安心陪父亲。
张强握着我的手,千恩万谢:“老陈,这恩情我一辈子记着!钱我肯定还,手术一结束我就攒钱。”
我拍拍他肩膀:“别急,照顾好叔叔最重要。”
那时候,我完全相信张强是个靠谱的人。
毕竟我们在公司共事五年,他平时话不多,但干活从不含糊。
谁能想到,这种救命的钱,他会耍花招?
手术很顺利,张强在朋友圈发了张他父亲术后恢复的照片,精神不错。
他还特意给我发了私信:“老陈,谢谢你,我爸恢复得很好,医生说手术很成功。”
我回道:“那就好,身体第一,钱的事慢慢来。”
张强连发了好几个感谢表情,说一定会尽快还钱。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看似正常。
张强回公司后,工作比以前更卖力,偶尔还请我喝杯咖啡,说是表示谢意。
我心想,他家刚经历大病,经济肯定紧张,钱的事不急。
可一个月后,我发现有点不对劲。
那天午休,我在公司食堂听同事小李说,张强最近换了辆新车。
“老陈,你知道吗?张强买了辆新SUV,二十多万呢!”小李一脸八卦。
我愣了一下:“新车?他哪来的钱?”
“谁知道,可能是攒的吧。”小李耸耸肩。
我心里犯嘀咕,借钱时他说家里一分存款都没有,现在哪来的二十多万?
下班时,我特意在停车场晃了一圈,果然看到张强开着一辆崭新的SUV,车牌还是临时的。
我没吭声,但心里已经开始起疑。
当晚,我忍不住给张强发了条微信:“强子,最近手头宽裕了?什么时候聊聊钱的事?”
他秒回:“老陈,最近确实有点紧,再给我点时间,肯定还你。”
这话让我更不舒服。手头紧,还能买新车?
我没再追问,但决定暗中观察。
又过了一周,我再次提起还钱的事,张强回复更敷衍:“下个月发工资就还。”
我没多说,心里却冷笑:好,我等着。
到了下个月,张强真的转了钱,但金额让我目瞪口呆。
5000元。
不是50000,是5000。
更离谱的是,转账后他发来一条信息:“钱已还清。”
就好像他真的把欠我的5万块还得一干二净。
02
我盯着那条“钱已还清”的信息,气得差点把手机摔了。
5000元,实打实的5000元,跟三个月前的5万元差了十倍。
我翻出转账截图,金额清清楚楚,哪来的“还清”?
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打电话质问他,到底是记错了还是故意的。
可手指在屏幕上停了半天,我冷静下来。
质问太直接了,没意思。
张强既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耍我,我得用更聪明的方式让他长点记性。
我打开电脑,登录公司财务系统,作为财务部的员工,我能看到所有人的工资记录。
张强的工资一目了然:底薪9000元,加上补贴和奖金,每月到手大概13000元。
这个收入,三个月攒5万确实不容易,但也不至于连5000都拿不出。
更何况,他还有钱买新车,说明经济状况没他说的那么惨。
我又查了查他的其他记录,年假、福利申请,全都翻了一遍。
结果发现个有趣的细节:张强上个月申请了4万元的公司无息贷款,理由是“家庭困难”。
贷款已经批了,钱也到他账上了。
看到这儿,我差点笑出声。
一边哭穷说还不了钱,一边拿公司贷款,还买新车,这不是摆明了坑我?
我越想越气,但也越想越有趣。
既然张强觉得5000能顶5万,那我就让他见识见识,数字游戏怎么玩。
我开始制定我的“公平交易”计划。
张强最在乎什么?他在公司最爱炫耀的,除了新车,就是他的“好人缘”。
他经常组织部门聚会,帮同事跑腿办事,特别享受大家夸他“仗义”。
如果让全公司知道他借钱不还,这张“仗义”的脸还能挂得住吗?
直接在办公室嚷嚷太low了,我得找个更巧妙的办法。
我想到公司下个月的年终聚餐,200多号人聚在一起,吃饭、抽奖、表演节目。
如果在那样的场合,用一种半开玩笑的方式把事情抖出来,效果肯定爆炸。
我打开购物网站,开始挑选“道具”。
第一步,我订了两条横幅,内容分别是:“感谢张强,教我5等于50的数学奇迹!”和“庆祝收回借款5万元(实际5000元),四舍五入等于全额!”
第二步,我买了1000张面值1元的游戏币,准备装在礼盒里,当众“还”给张强,告诉他这是等价的45000元。
按照他的逻辑,1000等于45000,完全没毛病。
第三步,我联系了家蛋糕店,定制了个特别的蛋糕,上面写:“祝贺张强,5000=50000的数学天才!”
这些东西花了我2000多块,但我觉得值。
用2000块买个让张强刻骨铭心的教训,太划算了。
我还找了策划年终聚餐的同事小赵,聊了聊我的节目想法。
“小赵,年终聚餐还缺节目吗?”我问。
“正发愁呢,你有什么创意?”小赵眼睛一亮。
“我想搞个互动节目,叫‘数字的秘密’,讲讲生活中那些搞笑的数字故事。”我故意说得轻松。
“听起来不错,具体怎么弄?”小赵来了兴趣。
我简单说了说想法,强调会用幽默的方式让大家乐一乐。
小赵拍板:“行!就放抽奖前,高潮时段!”
计划进展顺利,我心情大好。
03
第二天上班,我装作没事人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张强见到我,笑得一脸灿烂:“老陈,昨天的事谢谢了啊。”
“什么事?”我装糊涂。
“还钱的事啊!”他拍拍我肩膀,“总算把欠你的还清了,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我点点头:“哦,那就好。”
张强明显以为我认了他的说法,哼着小曲,还请隔壁桌的小赵喝了杯奶茶。
我冷眼看着,心想:你高兴得太早了。
下班时,我故意磨蹭,等张强收拾东西。
“强子,我想买辆车,你刚买了新车,给点建议呗?”我笑着问。
张强一听,立马来劲:“没问题!你预算多少?”
“不多,5万左右。”我说。
他愣了一下:“5万?那只能买二手车了,新车起码得十几万。”
“是吗?”我装失望,“我还以为5万能买个不错的呢。”
“5万确实不行。”张强摇头,“跟50万差远了。”
我笑笑:“不过有时候,人的记性会出错,5万说不定就变成5000了。”
张强的脸僵了一下,很快挤出笑容:“怎么可能,5万这么大数目,谁会记错?”
我没接茬,换了个话题:“对了,年终聚餐你准备什么节目?”
“还没想好,你呢?”他试探着问。
“我在弄个关于数字的节目,挺有意思的,叫‘数字的秘密’。”我故意顿了顿,“比如借钱还钱的数字变化,可好玩了。”
张强的眼神闪了闪:“听起来不错。”
“是啊,5万变5000,50变5,数字真是神奇。”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张强坐不住了:“老陈,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我装无辜,“就是觉得数字有意思。走了,明天见。”
说完,我背上包就走了,留下张强一个人,脸色难看得像吃了苍蝇。
当晚,张强给我发微信:“老陈,明天中午一起吃饭吧,我有话跟你说。”
我没急着回,先确认了网上订单的进度。
横幅、游戏币、蛋糕都安排妥了,我还加订了一块“张强数学天才”的牌匾,准备当“奖品”送他。
确认完,我才回张强:“行,吃饭可以,不过AA制。按你的逻辑,50块的饭钱跟5块应该差不多。”
张强没再回,我关了手机,心想:让你先慌着。
04
第二天中午,我来到张强选的餐厅,他已经坐在那儿,脸色不太好。
“老陈,咱们认识这么多年,我有话直说。”他开门见山。
“行,我也喜欢直来直去。”我坐下,盯着他的眼睛。
张强沉默了几秒:“关于借钱的事,我承认我做错了。”
“哪儿错了?”我挑眉。
“金额搞错了。”他咬咬牙,“我昨天转了5000,本该是50000。”
“哦?”我假装惊讶,“这可不是小失误啊。”
“是我的错。”张强低头,“我现在就把剩下的45000转给你。”
我摆摆手:“不用。”
他愣住了:“什么意思?”
“你不是说‘钱已还清’吗?那就当还清了。”我淡淡地说,“5000就是5000,我接受。”
张强的脸更难看了:“老陈,你别这样。我知道错了,我现在就还。”
“真不用。”我笑了笑,“不过,既然你觉得5000能当50000,我也想按这个逻辑给你点东西。”
张强的额头冒汗了:“老陈,你想干什么?”
“不干什么,体验一下你的数学逻辑。”我喝了口水,“对了,我给财务部发了封邮件,建议调整你的工资标准。”
张强抢过我手机一看,脸都绿了。
邮件写着:“财务部领导,员工张强提出工资可按‘省略零’方式发放,原月薪13000元,简化为1300元,张强对此表示认可,申请执行。”
“老陈,你疯了?这邮件不能发!”张强声音都在抖。
“为什么不能?”我装糊涂,“这不按你的数学标准吗?5000等于50000,1300不就等于13000?”
张强彻底慌了:“我马上把钱还你,求你撤回邮件!”
“晚了。”我摇头,“不过放心,邮件最后写了‘仅为玩笑,请忽略’。”
张强松了口气,但马上又紧张起来:“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想让你明白,数字就是数字,5万就是5万,5000就是5000。”我站起身,“年终聚餐的节目,你会喜欢的。”
“什么节目?”张强急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丢下这句话,走了。
回到公司,我继续完善聚餐计划。
我又加了段开场视频,讲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银行转账、合同金额。
还准备了个互动游戏,让同事猜“5000等于多少”,暗指张强。
道具都到货了:横幅、游戏币、蛋糕、牌匾,样样齐全。
我还特意彩排了一次,确保节目效果炸裂。
05
聚餐前几天,张强明显慌了。
他又找我,送了盒昂贵的茶叶,说是“感谢还款宽容”。
我笑着谢绝:“强子,茶叶我就不收了。公司最近在查员工诚信问题,我得避嫌。”
张强的脸色更差了,试探着问:“老陈,聚餐的节目你到底准备了什么?”
“一个关于诚信的节目。”我头也不抬,“特别有教育意义。”
他还想说什么,我已经埋头工作,把他晾在那儿。
我还听说,张强私下找小赵打听节目安排,可惜没人知道细节。
聚餐前一天,张强又找到我:“老陈,明天的事能不能取消?我把钱还你。”
“取消干什么?”我笑笑,“节目都排好了,你是主角,少了你可不行。”
张强的脸都白了:“老陈,咱们同事一场,你别太过分。”
“过分?”我冷笑,“借5万还5000,还说‘钱已还清’,这不过分?”
张强哑口无言。
“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我说,“现在把45000还清,节目可以取消。”
他犹豫半天,咬牙说:“好,我现在转。”
我盯着他的手机屏幕,看他输入金额。
结果,他输入的居然是4500。
又少了个零。
我彻底无语了:“张强,你确定?”
“对,4500。”他居然还一本正经,“加上之前的5000,总共9500,差不多1万了。”
“1万等于5万?”我气笑了。
“差不多吧。”他竟然点头,“都是1开头的,差不了多少。”
我深吸一口气:“行,明天聚餐见。”
说完,我转身就走,心想:这节目非得让你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