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网约车网约车低价接单,在近两年已经成为行业的诟病。网约车司机吐槽“辛苦跑下一单,往往还不够贴油钱!”长此以往,网约车司机难免因压力发生情绪失控的行为!
7月26日晚11点,与家人来重庆的乘客李先生,就在乘坐网约车时因与司机争执,发生了全家被“丢”在渝北区的宝圣立交高架桥上的奇葩事!
驾驶员就叫嚣说听不惯就下车,27日0时许,李先生一家被丢在重庆渝北区宝圣高架桥上。
据李先生讲述,争执起因,就是因为平台支付29.69元的单价太低,司机情绪激动,一上车就开始骂骂咧咧。李先生途中提醒驾驶员车上有小孩和老人,文明一点,结果反遭到司机威胁,叫嚣“听不惯的话就下车!”然后,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12点多的高架桥上不仅难打到车,也易发生意外。李先生表示:“我是尝试了很多次(叫车),遇到一个对高架比较熟悉的司机,凌晨2点才回到酒店。”
尽管,他们最终还是平安回到了酒店。但这样的经历实在是太令人愤慨!
8月2日,记者从涉事平台了解到,平台严禁司机加价议价、私下交易等行为。目前已对司机账号进行30天的封禁,给予乘客车费退款及1000元的补偿。
司机恶意甩客理应受到惩罚。然而,但从这件事的现象来看,平台也理应承担应有的责任。平台之间的低价策略、低价竞争、恶意压价,实际上已经严重损害了司机的收入,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差的乘车体验!
实际上,国家监管部门规范网约车行业竞争的行动已经开始了。5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了《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促进平台收费合理透明为目标,指导平台简化并公示收费项目,优化平台收费机制。
在法律层面,将于2025年10月15日施行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对低价竞争进行了明确。其中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这一系列政策意味着,网约车平台若通过后台隐蔽压价或转嫁成本,迫使司机以低于其运营成本的价格接单,如以“特惠一口价”“特惠订单”等方式,迫使司机接受不合理低价,且该价格低于成本,那么就违反了上述规定。
若网约车平台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平台规则等,实施恶意交易,或者滥用平台规则,直接或者指使他人对其他经营者实施虚假交易、虚假评价等行为,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也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司机失控、乘客被甩,低价单不中止,这类事件仍有发生的可能。防微杜渐,既要从技术层面强化平台的实时监控能力,比如通过智能系统自动识别异常驾驶行为并强制预警,对持续低价的风险订单设置拦截机制;也要从管理层面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严格司机资质审核与定期培训,明确突发状况下的订单中止流程和乘客保障预案;更需监管部门加大对违规派单、漠视安全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低价优先”的畸形逻辑让位于“安全第一”的底线准则,才能从源头减少风险隐患,守护每一次出行的平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