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2017年《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的首次重大修订,新法不仅回应了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型安全挑战,还大幅加强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力度,最高罚款额度提升至千万元级,同时对网络关键设备和安全专用产品设置了更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
《网络安全法》修订核心亮点明确网络安全根本政治遵循
新修订的网络安全法在总则中增加第三条,明确规定:“网络安全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这是网络安全法的政治定位升级,它强调“党管网络安全”,把网络空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未来,网络安全将与国家安全、科技安全、数据安全协同推进。
首次将AI纳入法律监管
新增第二十条:“国家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训练数据资源、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安全监管”。这一规定标志着AI从“技术工具”升级为“法律监管对象+战略资源”,既为AI创新提供政策支持,也划定了伦理与安全红线——企业开展AI业务需同步落实训练数据合规、算法安全评估、风险动态监测,避免因技术滥用引发法律风险。
强化网络运营者与平台责任
新法明确:网络运营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同时遵守《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也就是说,网络安全法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三法合一,形成新的“数据合规铁三角”。企业的安全管理、用户数据、算法推荐、跨境业务,都将接受更细化的监管要求。
罚则力度大幅提高
修订后的法律彻底改变原法 “处罚力度不足” 的痛点,建立与危害后果挂钩的分级处罚机制:
● 企业层面:一般运营者未履行安全义务,罚款从 “1 万 - 10 万” 提至 “5 万 - 50 万”;造成 “大量数据泄露、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局部瘫痪” 等严重后果,最高罚 200 万;若导致 “关键设施丧失主要功能”,罚款上限直逼 1000 万。
● 个人层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责任人面临 “20 万 - 100 万” 罚款,较原法 “5 万上限” 增幅达 20 倍,且新增 “关闭应用程序”“从业禁止” 等处罚措施,真正实现 “既罚企业、又罚个人”。
● 飞创智能灾备解决方案 ●以技术合规响应法律新规新修订的《网络安全法》对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提出了更高阶的法定要求,飞创智能灾备解决方案将合规压力转化为企业数字韧性优势,让数据安全既是合规底线,更是发展底气。

智能驱动,构建主动防御体系
飞创智能灾备系统深度融合AI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防护-恢复-验证”一体化安全闭环。系统具备风险预测与异常识别能力,可在攻击发生时瞬时启动灾备接管流程,实现数据秒级回滚与业务快速恢复。平台内置自动化演练与持续验证机制,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防御,有效应对勒索软件等新型网络威胁,全面提升系统韧性。
全面兼容,实现统一高效管控
飞创灾备系统支持物理机、虚拟机、数据库、文件系统及容器集群等多样化环境的统一保护,提供广泛的技术兼容性。通过灵活的部署方案与集中管理平台,系统显著简化灾备流程,在满足各类合规要求的同时,有效降低运维复杂度与总拥有成本,为企业提供高效经济的灾备解决方案。
业务保障,筑牢合规永续基石
飞创基于“两地三中心”容灾架构与业务级快速恢复能力,满足网络安全法对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的强制性要求。通过实现分钟级RTO与秒级RPO,系统将核心业务中断时间与数据损失降至最低,不仅规避法律风险,更为企业数字化业务提供持续可靠的高阶保障,夯实业务连续性基础。
在AI技术重塑数据架构的时代,静态的备份已不足以应对动态的威胁。未雨绸缪,方能从容应对。让安全,成为您最可靠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