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业废水处理及水环境质量管控中,余氯含量是关键指标 —— 适量余氯可抑制微生物滋生防二次污染,含量过高则影响口感或产生有害物质,过低则消毒失效。水质在线监测依托余氯电极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其正确使用与运维直接决定监测精度。
一、核心原理与技术参数
余氯电极通过电化学原理将余氯浓度转化为电信号,主流产品技术参数需满足:测量范围 0.00-20.00mg/L,精度 2% 或 ±10ppb HOCI,确保低浓度精准捕捉;响应时间 90% 情况下低于 90 秒,可快速反馈浓度变化;温度测量 0.0-40.0℃且支持自动 / 手动补偿,避免温度干扰。供电采用 DC9-30V(推荐 12V),输出含 4-20mA 模拟信号与 RS485 数字信号,适配不同系统;耐压 0-1bar,介质流速需 15-30L/h,壳体用 PC、SS316 或 ABS 兼顾耐腐与强度,连接螺纹为 G3/4 或 M39*1.5,信号线默认 5m(可定制),防护等级 IP68 适应复杂环境。

二、使用前准备与安装规范
工作人员需先检查电极包装:外包装破损时不可直接打开,应联系销售方或代理商,待运输方到场后共同检验并拍照;外包装完好但电极损坏,需立即联系并原包装寄回。新电极虽预置电解液,但使用前需确认状态,避免缺失导致测量波动;膜头为易损件且损坏无法修复,膜头内气泡也会影响稳定性,需提前排查。未加电解液或加后在空气中存超 30 分钟会损坏极帽,测量中膜头积垢需及时清洗校准。
安装优先选流通槽方式,保障流速稳定提升精度;其他方式含侧壁、顶部法兰式、管道、顶插式及沉入式安装,其中沉入式需定期清洗防结垢,控制插入深度且探头高于沉淀物。接线需严格操作:棕色接 DC9-30V(以实物为准),蓝色接 DC0V(负极),白色接 RS485A,黑色接 RS485B,灰色接 4-20mA,绿色 SHIELD 线超 10m 需接屏蔽线;所有线缆接完前严禁送电,送电前需反复核查接线。
三、极化标定与日常运维
极化需将电极放入含氯溶液并通电:首次使用、换膜头或电解液时极化超 6 小时;断电后,t1≤5 分钟时极化 2t1,5<t1≤15 分钟极化 4t1,15<t1≤30 分钟极化 6*t1,t1>30 分钟极化 360 分钟。标定用实验室比对法,出厂前通常已标定,在线监测需流速恒定 15-30L/h 且标定与测量流速一致,建议每 1-2 个月标定一次。
日常维护中,工作人员清洗电极时不可弄破半透膜,也不可用滤纸或砂纸擦拭;膜头结垢、电解液异常时需停用以清洗或更换。清洗、换膜头、加电解液后或长期存放,电极需极化标定后方可使用。电缆接头需保持清洁防受潮,短期储存时清洗电极套含水保护套,长期储存则断开电源排空电解液,用 30-40℃水洗净阴阳极与膜头,晾干后套保护套存于室温干燥处。水质监测专家提醒,电化学电极长期储存易老化,建议即买即用。

四、故障排查与质保
测量不准时,技术人员需检查电极:膜头破损、结垢或电解液问题均可能导致该情况,需及时更换或补充电解液。Modbus 无响应可能是参数不匹配、电缆故障、设置不当或地址错误,需逐一验证调整;响应异常则需确认寄存器支持性与数据类型匹配度,如浮点型数据需同时请求两个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