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人有没有脑供血不足,走路知道?提醒:脑供血不足走路常有3异常

张大爷今年68岁,住在小区边上的老楼里。退休后,他每天清晨都坚持到公园散步。可最近一段时间,邻居们发现张大爷走路有些不对

张大爷今年68岁,住在小区边上的老楼里。退休后,他每天清晨都坚持到公园散步。

可最近一段时间,邻居们发现张大爷走路有些不对劲:有时候脚下像踩空似的,身子一晃一晃,差点绊倒;有时走着走着,他自己都说腿发软,像没劲一样。

老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总劝他去医院查查。可张大爷总说:“这大概是年纪大了,筋骨不灵了,犯不着大惊小怪。”

其实,张大爷这样的情况,真是简单的年纪大了吗?年纪大了,走路就一定会这样摇摇晃晃、腿没劲、脚下不听使唤吗?会不会是身体在给咱们悄悄发出警告呢?

"隐形杀手"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是指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因为它往往不易察觉,却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理解脑供血不足的危害及其对老年人的影响,对于保护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会逐渐老化,血管壁变硬、变窄,血液流动变得不畅。大脑是人体中对血液需求量最大的器官之一,一旦血液供应不足,大脑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老年人常出现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症状,很多人误以为是自然衰老的表现,但实际上这些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早期信号。

脑供血不足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如脑梗死。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严重时可致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15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脑卒中(包括脑梗死)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脑供血不足往往是其重要诱因。

2019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跟踪调查了1000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历时10年。结果显示,患有脑供血不足的老年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倍。

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分析了5000名脑卒中患者的病历,发现超过60%的患者在发病前曾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手脚无力等。这些数据表明,脑供血不足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健康问题,更是多种严重疾病的潜在诱因。

脑供血不足走路常有3异常

脑供血不足可能在我们走路时出现一些不常见的异常情况,很多人一开始可能没太在,但这些小问题其实是大脑供血不足的信号,越早发现越能避免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1.走路时感觉脚下不稳

平时走路很正常的情况,突然间就会觉得脚底像是踩在不平的地面上,甚至有点像踩着棉花一样,步伐变得不协调。

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是老了,骨头不好使了,但实际上这可能是大脑没有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导致的。

当大脑没有足够的氧气和营养,控制身体的神经就会出现问题,走路的时候就会有这种失衡的感觉。

2.走路时出现腿部无力

有时候走着走着,会感觉到大腿和小腿越来越没有力气,像是腿上绑着沉重的东西。刚开始或许不会觉得特别明显,但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就不能忽视了。

腿部无力也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原因是大脑的血流不畅,导致神经无法正常指挥肌肉的运动。这时候就算休息一下,腿部还是容易感到疲劳,走路会很吃力。

3.走着走着容易摔倒

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大脑无法及时发出指令来调整身体平衡,出现站立不稳,甚至失去平衡摔倒。摔倒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对老年人来说,摔一跤可能带来的后果很严重。

摔倒的频率增加,尤其是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这通常是脑血流量减少,影响大脑平衡控制的表现。

改善脑供血问题,4要做

想让脑子供血好一点,靠药物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能光指望药片解决所有问题,得从生活习惯下手。

1.管住嘴

吃得太油、太咸、太甜,血管就容易出问题,血脂、血糖、血压全都跟着上来,血液就越走越慢,流到脑子那里的自然也就少了。

吃饭时尽量多放点青菜,多选些清淡的做法,少吃肥肉、动物油、油炸食品。控制好吃饭的量也很重要,吃太饱容易让血液集中在肚子里,脑子那边就更不够用了。

水果要适量吃,不是越多越好,有糖尿病的人更得注意种类和时间。

2.迈开腿

一天老坐着,血流速度慢下来,脑子也不舒服。不是说必须去健身房,也不用做太激烈的运动,只要能动起来,比如每天固定时间走走路,能活动全身的肌肉就行了。

动得越规律,血管弹性就越好,血流越顺,脑供血自然会改善。

天气不好时也可以在家里原地走动,坐着时多做些抬腿、活动脚踝的小动作,别一坐就是一整天。

3.睡好觉

晚上老是睡不着,或者睡睡醒醒,脑子得不到休息,也影响白天的血流状态。睡觉时血压会自然下降,血管也放松,是身体自我修复的时间。如果长期睡不好,神经系统紊乱,血管调节功能会出问题,导致白天脑供血不稳定。

有些人喜欢熬夜看手机或者电视,这样不光影响睡眠,还容易让血压波动更大。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每天尽量同一个时间上床,睡前少喝水,不喝浓茶和咖啡,也别在床上玩手机。

4.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波动大,容易让血压忽上忽下,尤其生气、焦虑、紧张这些情绪,对血管是很大的刺激。脑血管受影响,脑供血自然就跟着不稳定。

有些人一激动就头晕眼花,这就是典型的供血暂时跟不上的表现。

平时要学着把节奏慢下来,遇事别急,多换个角度想问题。有空时可以做些安静的活动,比如听听轻音乐、晒晒太阳,慢慢调整呼吸,也是一种放松的方法。

脑供血不足不是一下子出大事,而是悄悄地一步步出问题。别等走不稳、摔了跤才想起重视,身体的提醒藏在每一步路、每顿饭、每个晚上里。养脑就是养命,越早动手,越能守住健康。

参考资料:

[1]王杰.当归补血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研究,中医研究,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