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层云,天柱峰如巨柱擎天,悬塑圣母殿的飞檐挑着霞光,松涛声里飘来道乐清响。沿着‘十八盘’拾级而上,石缝里的野菊、崖壁间的‘悬空寺’、山腰间的道袍身影,都在诉说这座‘北方小武当’的隐逸与灵秀。"9月秋分时节,记者攀登天柱山,触摸1600年道教传承与自然造化的共生密码,见证它如何从"隐士归处"变身"当代人的心灵疗愈场"。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与北岳恒山同属吕梁山脉,却因"一峰擎天"的地貌、"悬塑艺术"的瑰宝、"道教第五十一福地"的加持,成为晋西北最负盛名的"隐逸仙山"。景区总面积133平方公里,核心区以天柱峰(1559米)、双峰岩为主体,集"险峰、悬塑、云海、古观"于一体。2024年中秋假期,这里单日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其中35%为太原、吕梁的"轻徒步爱好者",25%为北京、西安的"道教文化研学团",更有长三角游客专为"寻迹悬塑艺术"而来。
仙山溯源:一座山,半部悬塑与道教史天柱山的"灵",浸在悬塑的精妙与道韵的流转里。
其名源于"天柱"——山体孤峰突起,如巨柱直插苍穹,《水经注》载"山形如柱,高入云汉",故得名。自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提及,唐代道教传入,宋代建"玉皇庙",明代"悬塑圣母殿"落成,30余座道观沿山而建,将"道法自然"与"悬塑艺术"熔铸成山魂。
最能诠释其"悬塑圣境"的,是三大核心体验:
悬塑瑰宝:圣母殿里的"立体佛国":始建于明代的圣母殿,全殿无梁无柱,仅靠崖壁悬塑支撑。殿内"圣母出行图""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悬塑群,人物高约30厘米,衣袂飘举、表情生动,连发丝、衣纹都根根分明。文物专家考证,这些悬塑采用"堆塑法",以黄土、麦秸、石灰为原料,历经数百年风雨仍色彩鲜艳,堪称"中国古代悬塑艺术活化石"。
天柱峰:造化钟神的"北方小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559米,因"顶平如台、四壁陡峭"被称为"天柱"。登顶可见"一线天""鹰嘴崖"等自然奇观,崖壁上留有"明嘉靖""清乾隆"等古人题刻,记录着历代隐士、道人的登山足迹。地质学家称,其花岗岩峰林地貌形成于2亿年前,经冰川侵蚀、风力雕琢,终成"吕梁山脉的脊

天柱山位于忻州市静乐县杜家村镇,建议与芦芽山(世界自然遗产)、忻州古城、五台山组成"晋北文化+山水"线路,或单独安排1日深度游(登山需4-5小时)。
交通与开放公共交通:
高铁:忻州西站下车,乘K601路公交至"静乐县"(1小时,票价10元),转乘静乐-天柱山旅游专线(40分钟,票价15元);
自驾:导航"天柱山景区",太原出发约2.5小时,西安出发约3.5小时,景区停车场收费15元/天(旺季需7:30前到达);
旅游专线:太原东客站每日9:00发车(往返60元/人,含景区讲解)。
门票与预约:
全价票60元/人(含天柱峰主景区、圣母殿;60岁以上老人、1.2米以下儿童免票;学生半价);
开放时间7:00-18:00(16:30停止入场,冬季部分高海拔路段封闭);
特殊提示:天柱峰海拔较高(1559米),建议购买意外险;节假日人流较大,需提前1天在"天柱山景区"公众号预约。
服务与体验导览服务:
人工讲解:中文讲解80元/场(10人内),由"天柱山文化志愿者"担任,可讲解悬塑艺术、道教历史与登山技巧;
电子导览:租赁语音导览器40元/台(含"悬塑工艺""道教礼仪");
数字导览:微信小程序"天柱山寻仙"(免费,扫码看"3D悬塑细节""道教法事复原")。
特色体验:
"小道士修行课":玉皇庙设道教文化体验区,游客可穿道袍、学叩拜礼(60元/人,40分钟)、抄写《道德经》(作品可带走);
"悬塑临摹工坊":跟非遗师傅学拓印悬塑局部(如"圣母出行图"衣纹),成品装裱后可作纪念(80元/次,2小时);

路线:景区入口(乘观光车至山脚)→ 十八盘(摸古人题刻)→ 玉皇庙(拜玉皇大帝)→ 天柱峰(登顶看云海)→ 返程(乘索道下山)。
亮点:
"日出云海"奇观:夏季雨后次日5:00-6:30,天柱峰常现"云海漫峰",登顶可见"脚下白云涌,身似仙人游"(备防风外套,山顶温度比山脚低10℃);
"悬塑近距离"观察:圣母殿悬塑人物仅30厘米高,近距离可看清发丝、衣纹细节,感受古人"以假乱真"的技艺。
2. 文化研学线:解码"悬塑艺术与道教"(推荐时长:4-5小时)路线:圣母殿(听悬塑工艺课)→ 玉皇庙(学道教礼仪)→ 三清殿(看法事道具)→ 十八盘(寻古人题刻)。
亮点:
"悬塑工艺"体验:圣母殿旁设工坊,跟师傅学"堆塑法",用黄土、麦秸捏制小悬塑(如"小仙童"),作品可带走;
"道教早课"参与:玉皇庙每日6:30有"晨钟暮鼓"仪式,游客可参与击磬、诵《玉皇经》(5分钟,感受道韵)。
3. 摄影创作线:捕捉"天柱山的四季诗画"(推荐时长:半天)最佳机位:
晨雾中的圣母殿:6:30-7:30,薄雾绕殿,拍"悬塑仙宫"的朦胧美(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突出悬塑细节);
秋阳下的天柱峰:10月中旬-11月初,山雾与阳光交织现七彩光晕,拍"峰染秋霞"的绚丽(广角镜头俯拍,捕捉色彩层次);

路线:景区观光车(直达玉皇庙)→ 玉皇庙(观景台拍照)→ 山脚"天柱人家"农家乐(尝山珍)→ 返程。
亮点:
"玉皇庙观景台"打卡:无需登山,从观景台可拍天柱峰全景,适合老人、儿童;
"天柱人家"家宴:农家乐提供"野兔炖山蘑""槐花饼""山泉豆腐",食材取自后山,老板会讲"天柱山草药故事"。
文化传承:为什么说它是"当代人的心灵原乡"?"天柱山的价值,在于它用最本真的山水与艺术,回应了现代人对‘信仰’与‘美’的追寻。"忻州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李敏说,景区通过"悬塑艺术展""道教文化节"等活动,让传统融入生活——静乐中小学开设"天柱山文化课",学生学画悬塑、背《道德经》;抖音上#天柱山悬塑之美 话题播放量超3500万,网友留言:"在这里,我找到了‘美’与‘静’的力量。"
温馨提示:带着敬畏心拥抱自然与文化最佳游览时间:春秋季(4-5月山桃花开遍步道,9-10月红叶染遍山岗);夏季避开正午(紫外线强,备防晒霜);冬季需备防滑链(部分路段结冰)。
登山礼仪:圣母殿内禁止触摸悬塑(文物脆弱需保护);悬崖步道勿奔跑(保护自身与他人安全);与研学团队错峰(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人少)。
延伸体验:下山后可前往芦芽山(世界自然遗产),或到忻州古城吃"瓦酥""羊杂",感受"仙山+古建+人文"的立体晋北。
游客说:"我终于懂了‘悬塑里的信仰’有多动人"
"带孩子来之前,他觉得‘悬塑’就是泥巴捏的。在圣母殿,他凑近看‘八仙过海’,突然说‘妈妈,他们的衣服会动!’在玉皇庙,他学敲钟,说‘声音像在和神仙说话’。天柱山教会他的,是比课本更生动的‘美的启蒙’。"太原妈妈刘女士翻着孩子的照片。
结语
天柱山不高,从山脚到顶峰不过4公里;天柱山又很高,高到装得下2亿年的地质奇迹,装得下1600年的道教传承,装得下一座山对"自然与心灵"的千年守护。
当你触摸悬塑的衣纹,当你聆听晨钟的余韵,当你站在天柱峰看云卷云舒——你会懂得,所谓"仙山",从不是远离人间的虚无,是中国人刻在山水间的艺术与信仰,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生命境界。
下一次来山西,别只看五台山的佛光、芦芽山的翠色。来天柱山吧,走一趟险峰,看一眼悬塑,你会看见,最动人的风景,原来可以这么"精巧"又"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