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各品牌在定价与功能上持续角力。星纪元ET 设定 17.28 万元的入门价格,进入 15 至 30 万元的主流选择范围,全系共提供六种不同的配置版本。从部分早期用户的反馈及专业评测数据来看,其产品表现引起了市场关注。针对4月30日前的购车用户,厂家提供了一些限时政策,包括三年免费的 NEP 全场景智驾服务(官方信息称价值三万元)、一项额度最高十万元为期三年的零利率贷款方案,以及仅需支付一万元便可选配空气悬架。(详细活动请咨询当地经销商)本文将侧重分析 2025 款增程版四驱至臻尊享版这一具体型号,结合实际使用体验和测试结果,探讨它的综合实力。



星纪元 ET 的造型设计呈现出与传统中大型 SUV 不同的思路。车头部分取消了传统的进气格栅,采用平滑的封闭式设计,一条细长的灯带横贯其上,中央镶嵌的可点亮品牌标识在夜间提供了较好的车辆识别特征。车身侧面,隐藏式的门把手和平缓下滑的车顶线条,不仅是为了优化空气动力学表现,也营造出一种接近轿跑 SUV 的视觉效果。在传感器布局方面,车辆将硬件进行了整合:一枚 126 线激光雷达安装在前保险杠中部,周围还布置了 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配合分布在车身各处的 12 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通过曲面造型贴合车身。这种集成方式使得各类传感器不至于过分突出,保持了车身设计的整体感,同时也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了环境感知的基础。实际应用中,激光雷达理论上每秒可生成 150 万点云数据,有助于在雨雾天气或夜间等光线不佳的条件下,识别前方最远约 200 米处的行人和车辆目标。





得益于 3000mm 的轴距设定,星纪元 ET 内部乘坐和储物空间表现充裕。根据官方数据,其座舱有效空间达到了 3.45 立方米,这一数值大于奔驰 EQS SUV 的 3.3 立方米和特斯拉 Model X 的 3.2 立方米。在标准的五座状态下,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可达 1020mm,并且座椅本身支持前后 180mm 的滑动范围以及最大 130° 的靠背角度调节,为不同身材的乘客或长途乘坐提供了调整坐姿的灵活性。座椅材质选用了 Nuprima 微绒感皮质,触感比较细腻,内部填充物软硬度适中,并且座垫和靠背表面有打孔处理以增强透气性。厂家资料显示座椅骨架经过了 20 万次的耐久性测试。储物能力方面,后备箱在常规状态下容积为 546 升,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形成一个更大的载物平台,最大容积扩展至 1835 升,足以容纳例如 5 个 28 英寸的行李箱。车内细节设计还包括带密码锁功能的电动手套箱和可前后移动的中岛地台(官方称“星动吧台”),后者集成了手机无线充电板和杯架加热/制冷功能。



星纪元 ET 在内饰用料的选择上,兼顾了视觉和触觉质感,同时也关注了车内空气健康。根据中汽中心的检测报告,其内饰材料在苯、甲醛等挥发物控制方面表现较好,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座椅使用的部分天然材料(刺云实胶)也达到了食品接触级别。在模拟高温日晒环境的测试中,车内甲醛含量为 0.01mg/m³,低于 0.1mg/m³ 的国家标准限值,这对有婴幼儿或孕妇成员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智能交互方面,中控台配置了一块 15.6 英寸的悬浮式触控屏,内置星途 OS 车机系统,硬件平台为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官方称其操作响应速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了 40%。实际使用中,该系统支持一些便捷操作,如四指滑动屏幕内容流转、分屏同时显示导航和音乐播放界面等。此外,系统支持多种手机互联协议,包括苹果 CarPlay 和华为 HiCar,方便不同手机用户连接车辆。



车身构造上,星纪元 ET 采用了钢铝混合材料,其中高强度及以上等级的材料使用比例达到了 88%,特定部位的热成型钢抗拉强度数值为 1500MPa。根据参照中保研 25% 小偏置碰撞规程进行的内部模拟测试数据显示,碰撞后 A 柱形态保持较好,乘员舱结构完整性也得以维持。底盘部分配备了称为“飞鱼 2.0”的系统,其核心是双腔结构空气弹簧和 CDC 电磁减振器。这套悬挂系统提供了 7 个挡位的高度调节,总行程为 100mm,允许车辆在不同模式下改变离地间隙,例如降低车身以改善操控姿态或升高以通过复杂路面。在车辆静谧性(NVH)控制方面,该车使用了 6mm 厚度的双层夹胶隔音玻璃,并铺设了约 40 公斤的吸音材料,同时运用了主动降噪技术。实际测量表明,在以 120km/h 速度匀速行驶时,车内记录到的噪音水平约为 58 分贝。


动力系统方面,星纪元 ET 搭载的增程方案包含一台热效率标定为 44.5% 的 1.5T 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根据官方数据,每升燃油可驱动发电机产生 3.71 千瓦时的电能,这一转化效率据称比一些早期增程技术提升了 20%。在 CLTC 测试标准下,其纯电行驶里程为 240 公里。车辆支持最大 107kW 的直流快充,宣称在 17.5 分钟内可补充约 159 公里的 CLTC 续航。一项长途实测记录显示,在满油满电出发后,车辆行驶了 1568 公里,此时动力电池剩余电量约为 10%。加速性能方面,其 0-100km/h 加速时间为 4.8 秒。此外,车辆具备对外放电能力,最大输出功率为 6.6kW,可以为一些常见电器设备供电。


星纪元ET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配置了算力达 508TOPS 的双 Orin-X 芯片平台。实际体验中,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在处理汇入主路、变换车道超越慢车等任务时表现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过一些半径较大的弯道时,系统允许的通行速度相较于基础的巡航控制提升了约 20%。城市导航辅助是其一个重要功能点,它应用了端到端 AI 技术,在没有预置高精度地图支持的区域,车辆尝试识别包括交通信号灯、指示牌在内的环境信息,并能观察行人动态以作出礼让反应,同时也尝试在路口完成左转这类相对复杂的操作。泊车辅助方面,系统设计上覆盖了常见的垂直、水平及斜向车位,并提供了驶出车位的功能。测试记录显示,在面对空间较为局促的车位时,完成自动泊车过程用时不超过 30 秒,停止后车身与周边障碍物的间隙保持在 10 厘米左右。

20-25万预算的家庭用户,星纪元ET2025款增程版四驱至臻尊享版值得考虑。其智能驾驶硬件齐全,空气悬架和座椅按摩带来舒适驾乘体验。 以每年行驶3万公里为例,假设纯电模式行驶1.5万公里,电费约为1800元(0.12元/度150度/百公里100百公里);增程模式行驶1.5万公里,百公里油耗5.8L,按92号汽油8元/L计算,油费约为6960元(8元/L * 5.8L/百公里 * 150百公里)。综合用车成本约8760元,远低于同级燃油SUV(按百公里油耗10L,油价8元/L计,年燃油成本约2.4万元)。加上首保免费和每次约500元的低保养成本,该车型拥有较高的性价比。

星途这款新车在同尺寸级别的家用车市场中,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平衡。实际体验中,其乘坐和储物空间令人满意,车载智能系统与主被动安全防护也配置得比较周全。它的定价策略打破了以往高配车型必然高价的印象,让更多家庭有机会享受到前沿的汽车科技。对于那些正在市场上寻觅、注重车辆综合表现和预算平衡的潜在买家,星纪元ET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考察和体验的实在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