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庄子》:命里的钱,都是有定数的(因果惊人)

《论语·述而》有云:“物各有主,世以为我难。”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世间每样东西都是有主人的,别人的财物是不可随意占用的。

《论语·述而》有云:“物各有主,世以为我难。”

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世间每样东西都是有主人的,别人的财物是不可随意占用的。

其实一个人命里有多少钱,都是有定数的。

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发点小财,也许是命运使然,但想发大财,则必须修德,这样才能福泽深厚,财源滚滚。

●积财千贯,难守万贯。

《庄子·达生》中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意思是说,真正了解命运的人,不会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知道命运真相的人,不会去算计命运之外的东西。

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是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汲汲营营,百般算计,在天命面前不值一提。

《唐语林・德行》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代官员裴佶任考功员外郎时,奉旨查处贪腐案。

有一县令为逃避抄家,将家中千两黄金全部熔成金块,再密封于陶罐后沉入自家水井,县令想得“藏在水井中可以躲避搜查,水能隔绝空气可以掩盖金子的气味,定能万无一失,等这阵查处风波过去了,自己在把金子捞出来远走他乡”,藏完金子后,他又在账本上伪造了亏损记录,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

可千算万算,不如天算。

查处期间恰逢关中接连降了几天暴雨,县令家宅旁的水渠因水位暴涨倒灌水井,陶罐被洪水冲翻,金块顺水流到了院外水沟,一下就被巡逻差役发现了。

最终县令不仅赃款全部被没收,还因 “毁证灭迹未遂” 罪加一等,被贬为庶人。此事一出,引来众人感叹:“真正是算尽水藏金,不及天雨浸。”

人生财物皆有定数,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一出生,就带着已经确定的口粮和财物来到这个世界,如果不是行了大善或者做了大恶,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无论我们自以为是赚了多大的便宜,或者受了多大的荣辱,或者花尽心思拥有的高官厚禄,这一切都是我们没有来到这个世间时,就早已确定的。

《增广贤文》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财富的来去,其实都有定数,非强求可得。如果一味的逐利,罔顾天命,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积善成德,财富自来。

《易传》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经常积善行德的人,家中常有好事,财富自然聚积而来,经常作恶的人,则一定会有灾祸在前面等着他。

被后人尊称为财神的范蠡,功成名就后,放弃荣华富贵,转而去经商。

他白手起家,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

他每次挣上钱后,都会将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但是散尽后,又能很快的再获巨金。

财富似乎就跟着他走,甩也甩不掉。这正是因为他播下了善的种子,为他聚起了好的磁场和能量,自然能吸引好的福气。

听过一个民间小故事:

古时扬州城有一个专卖豆腐的老汉叫王阿福。有一天,他在回家路上捡了个布袋,打开看里面有一些散碎的银子和几个简单的首饰。

王阿福生活贫困,但是他却没起贪心,他想估计是哪个穷苦人家不小心丢的,得赶紧还回去才行。

王阿福四处打听,才终于打听到,原来前几天有个外地来的妇人在附近哭诉说自己丢了钱,现在身无分文,没有办法回家了。

王阿福忙找到妇人,当面核对,确定布袋是妇人丢失的,忙将布袋还给了妇人,他不但谢绝了妇人的谢礼,还自掏腰包给妇人凑足了路费。

此事过去很久,王阿福早忘了这事,没想到有一天,有一群官差找到他,说有个京城的大官要见他。

一见才知,原来这京城来人正是丢钱妇人的亲戚,听说此事后,特来感谢他。

大官资助他开了一家豆腐坊,帮他扩大了生意。从此王阿福的生意越做越好,慢慢成了当地的富豪。

佛祖说人的一生有两种力,一是业力,二是愿力。

业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果,而愿力则是此生积累的善行。

命中注定的钱财是业力,如果你发大愿力就可以改变。

越行善布施,财越自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愿你我都能种善果,积厚福,得大财。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让更多人集福得财。

📌关注我,一起读经典,悟人生,修内心。

评论列表

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 2
2025-09-22 17:03
做个凡人真是很🈚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