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75年,黄维特赦出狱,得知一件事的真相后:我真对不起周总理

1975年3月,北京的天空飘着细雪。特赦后的黄维站在监狱外,深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那位曾经的国军中将,在战犯管理所度过了

1975年3月,北京的天空飘着细雪。

特赦后的黄维站在监狱外,深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

那位曾经的国军中将,在战犯管理所度过了整整二十七年后,终于重获了新生。

就在前几天,第七批特赦战犯大会在北京举行,统战部的同志交给他一个泛黄的笔记本。

翻开第一页,他就愣住了——那是周公的亲笔字迹:“对黄维,要耐心等待。他的转变需要时间,但我们有信心。”

出狱后,随着黄维一点一点的了解到当时我组织给所有战犯们的特殊待遇。

以及周公给他的特殊招待和对他家人的照顾,一直硬挺了27年的黄维终于绷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我真对不起周先生”。

那么,关于黄维与周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从“书呆子”到“王牌将军”

黄维,1904年出生于江西贵溪一个书香之家。

师范毕业后,他本可安安稳稳做教书先生,最后却选择了投笔从戎。

1924年黄维考入黄埔一期,同学中有陈赓、胡琏等,在当时黄埔一期生,可以说是全国军事人才的标杆。

在黄埔读书期间,黄维因性格耿直、治学严谨,当时被同学们私下叫“书呆子”。

但也正是那份认真的态度,黄维深得周公和老蒋的赏识,当时周公是学校主任,与黄维那时起就有着师生之情。

毕业后,黄维一路从排长升到军长,并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骨干部队。

抗日战场上,黄维打出名声,立下了不小 的功劳。

1937年淞沪会战,他率第六十七师死守罗店,与日军血战一周,部队伤亡过半,仍不下火线。

1938年武汉会战,他指挥第十八军死守庐山一线,以劣势装备拖住日军精锐,被誉为“血肉磨坊”。

抗战胜利后,老蒋亲自点名,让他执掌第十二兵团,下辖第十、第十四、第十八军等十万精锐,堪称“王牌中的王牌”。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了。

黄维奉命率第十二兵团从河南驻马店东援徐州,一路被我军“牵牛”战术吸引,钻进宿县西南的双堆集。

12月3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合围,以“围三阙一”的战法,将第十二兵团压缩在东西不足十公里的狭长地带。

黄维组织“老虎团”轮番突围,甚至动用坦克、飞机、毒气弹,均被我军以土工作业、近战夜战化解。

12月15日,兵团部被攻破,黄维被俘,十二兵团十万精锐全军覆没。

战后,刘伯承评价:“双堆集之战,是我军对国军‘王牌兵团’教科书式的围歼。”

但也正是那屈辱般的历史,被俘后的黄维一直不配合改造,甚至做出了很多极端的行为。

拒不改造的“黄维”

被俘后,黄维与其他被俘战犯,一起被关押在北京西郊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最初,他拒不认罪,留长须明志,甚至绝食抗议。

管理人员让他读马列、写检讨时,他却在纸上反复抄写《文天祥正气歌》。

1952年,黄维因重度肺结核、腹膜炎、肋膜炎、颈部淋巴结核、附睾结核五种病交织,生命危在旦夕。

那时,黄维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挺不过那一关,面对医生的治疗,黄维很不配合。

他心想,我党怎么可能真心救自己?这么难受,不如死了算了!

当消息传到周公耳朵时,周公十分重视。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外汇紧缺,治病的特效药国内生产不了。

为此,周公特别批示动用外汇,从香港和澳门高价购买特效药。

另外,周公还专门从北京各医院抽调了专家组成医疗队,24小时对黄维的病房进行监护。

正是在那样的努力下,黄维几次都差点听不过来,最后又被抢救了回来。

1959年,三年困难时期,国内很多地方百姓都没有粮食吃,很多地方野菜、树皮都吃光了。

可北京功德林管理所里,按照周公的批示,战犯们的伙食标准还是每天三餐细粮。

黄维作为国军中将,每天还有牛奶、鸡蛋供应,最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他们的肉都没断过,有时竟能吃上黄羊肉。

1959年第一批特赦时,当时有人提议特赦黄维,周公却摆了摆手:

“现在不是时候,放他出来,他思想上没准备好,反而是害了他。”

1965年,在狱中无所事事的黄维,竟突发奇想要研制“永动机”,大家都知道永动机是违背物理常识的产物,是不可能研制成功的。

可当周公知道了黄维的做法后,竟表示支持,特意批示道:“不要阻拦他的科研热情,可以适当地给其提供材料。”

周公的那种做法,别说黄维,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感于恩义。

然而,身在狱中的黄维,根本不知道外边的情况,还在一味坚持着自己对我组织的偏见。

黄维“感激涕零”

1975年3月,黄维获得特赦。

出狱后,黄维才知道我组织给予他们战俘的特殊待遇,还得知在其病重时,我组织几乎尽了全力去救治他,黄维一时感动不已。

另外,他也知道了1959年我国还经历了特殊的困难时期。

那时全国的老百姓都在饿肚子,监狱之所以有羊肉吃,是因为我军战士被专门派去内蒙古打黄羊,就为了给他们他们改善伙食。

尤其是,后来黄维又从童小鹏那里得知一个秘密:

当年他的女儿高考,成绩超过了录取线,可复旦大学不敢要,因为她父亲是“战犯”。

那事上报后,周公批示道:“孩子是无辜的,让她上学。”女儿这才被录取。

听到那些真相,黄维泪流满面,认为他很对不起周公,辜负了周公的好意,不仅自己的命被救了,家人也得到照顾,自己何德何能啊。

1975年国宴上,当病重的周公缓缓走进宴会厅时,黄维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突然站起身来,泪水夺眶而出:

“周公堪称天地正气,古今完人。今天见到周先生,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另外,黄维出狱后,当时台湾方面也派人来接触,承诺补发1950年至1975年共计27年的中将薪水,并安排其赴美“定居”。

黄维却在回信中写下:“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大陆。我虽年近古稀,愿为两岸统一尽绵薄之力。”

此后,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国共第三次合作”,成为最早坚持和平解放台湾的最高将领之一。

1989年,85岁的黄维准备访问台湾,为祖国统一奔走。可就在出发前夜,黄维突然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

读者们,关于“历史人物黄维的故事”,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