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后打开顺风车车主端,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订单多到接不过来。哈啰数据显示,2025 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旗下顺风车订单预计达 6000 万单,全行业需求更是突破 1 亿单,这种热度从 9 月 26 日就已显现 —— 滴滴预测当天起全国打车需求显著上升,9 月 30 日达到峰值,预约单量较平日翻倍。
回溯 2024 年同期,早在 9 月 28 日各地就出现爆单,杭州有司机的订单排到 10 月 4 号,广州、清远线路上,独享单占比大幅提升,乘客主动提出承担高速费的情况屡见不鲜。
订单爆发的核心是供需失衡。国庆期间铁路、民航热门方向 “一票难求”,乘客多车不够的情况下,司机的选择空间明显变大,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几百公里的长途单常出现多名司机抢单,不少人会优先挑选里程长、补贴明确的订单。
更为直观的是,价格协商也变得顺畅。受平台基础定价偏低影响,接单后协商加价成为常态:短途订单加 20-50 元、长途单加 80-200 元是常见范围,部分司机还会提出分摊额外油费。2024 年就有司机反馈,乘客主动在备注里写 “可加价”“急走”,甚至主动报价高于预期,以往司机找乘客确认行程的模式,反过来变成乘客主动邀请司机接单。
平台补贴和定价差异也值得关注。哈啰在 2025 年国庆投入千万级补贴,每笔订单最高补 20 元,还启动高峰免佣政策;高德等平台推出冲单奖励,最高能拿 2400 元。
不同平台定价分化明显,一喂顺风车价格比滴滴、滴答高 15%-20%,更受司机青睐,而跨城订单的价格波动规律也清晰可循 —— 广州到湛江线路平日 300 元,国庆能涨到 450 元,这是平台根据供需自动调控的结果。从过往经验看,节假日跑长途的收益远超日常,2025 年有司机从舟山到苏州接长途单,时薪能达 100 元,而 2024 年不少人仅假期前几天就赚够平时一个月的收入。
不过接单时也有需要注意的细节,车型差异会影响收益,电车每公里电费仅 0.2-0.3 元,跑长途利润比油车高不少;7 座车承接家庭订单时,还能因载客量优势获得更高收入。
从历年趋势看,国庆顺风车的爆单与高单价已成规律。2019 年订单量突破 1600 万单,2024 年跨城单量较平日翻倍,2025 年需求再创新高。对司机而言,抓住这一窗口期确实能提升收入,但提前沟通价格、选择补贴力度大的平台、根据车型选订单,才能在订单潮里稳赚不踩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