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在惊人地重演,日本右翼政客们站在历史的废墟上,不仅没有清理往日的罪责,反而试图重新点燃军国主义的火焰。
“如果台湾有事,日本可能认定为‘存亡危机事态’,不排除武力介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的这番话如同惊雷,这是二战结束后日本在任首相首次公然暗示将军事干预台海。
更令人警惕的是,高市政府正计划将自卫队军衔从“1佐”改为“大佐”等旧日军称谓,同时推动防卫预算飙升到GDP的2%。这些细节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危险的信号:日本正全速挣脱战后国际秩序的束缚。

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曾是这个战败国对世界的承诺。条款明确规定“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与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并承诺“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
然而今天,这份承诺已被日本右翼势力蚕食得千疮百孔。
安倍内阁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日本通过《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文件,宣布要发展所谓“反击能力”;高市早苗更是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
日本政府一再通过“扩大解释”架空和平宪法。自卫队从最初的警察预备队,发展到今天军费开支全球第五的庞大军事力量。
更令人愤慨的是,日本政府计划将五年防卫开支增加到43万亿日元,比上一个五年激增56.5%。这种疯狂的军备扩张,让人不禁联想到二战前日本的军事化进程。
历史剧本的重演:三个危险信号警示军国主义复活日本军国主义正在我们眼皮底下复活,三个危险信号已亮起红灯。
否认历史的嚣张态度。今年4月,日本70余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同时,日本教科书中已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中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已渗透到日本的教育系统。日本初中教材中,约80%的教材弱化战争责任,将“南京大屠杀”轻描淡写为“南京事件”,甚至声称“受害人数尚无定论”。
渲染“中国威胁”作为扩军借口。日本《防卫白皮书》大肆炒作“中国威胁”,用“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性挑战”描述中国。
日本政府声称未来五年需要43万亿日元防卫费,但约六成日本民众反对增加防卫费,八成反对为此增税。这种违背民意的扩武行为,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的真实意图。
企图军事介入台湾问题。高市早苗的“存亡危机事态”言论,将日本自卫队的行动范围扩大到台海地区,这是对中国的公然挑衅。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批评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日本绝不应插手。”然而,这种理性声音在日本政坛已被边缘化。
真实代价:日本民众将成为右翼冒险的牺牲品高市早苗们没有告诉日本国民他们的军事冒险将让国家付出什么代价。
如果日本执意介入台海,日本全境都可能沦为战场。日本已将北至北海道、南至冲绳的数十个机场、港口变为军民两用基础设施。在今年的综合演习中,自卫队使用了多达39个机场、港口。
日本政府正将全体国民绑上战车。
更现实的是经济代价。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高度融合。一旦日本介入台海,中日关系破裂将导致日本经济崩溃。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将一落千丈,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满足右翼政客的野心。
难怪日本国内反对声浪高涨。石破茂、鸠山由纪夫等前首相纷纷批评高市早苗的言论。《东京新闻》直指其发言“极度轻率、草率”。共同社的民调显示,有58.4%的日本民众认为修宪“并不急迫”。
国际回应:日本正走向自我孤立的危途高市早苗的冒险言论不仅遭到中方严正抗议,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质疑。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已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日方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也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奉行历史修正主义政策。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地配合美国“以日制华”战略。日本已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成为北约在东亚的“盟友”,并铁了心要强化日美军事一体化。
然而,这种战略只会让日本失去战略自主性,成为他国的棋子。项昊宇研究员指出:“高市早苗试图通过彰显保守主张以巩固‘核心保守层’的支持,而这并不利于政局稳定。”日本正在走向自我孤立的危途。
行走在东京街头,你会发现靖国神社游就馆内二战日军装备前,仍有日本老人致敬。而今年4月,70余名日本议员集体参拜了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历史记忆与现实政治在此诡异交织。
日本社会已出现裂痕。高市早苗内阁的支持率并不稳固,自民党在参众两院均未获得过半数席位。面对国内压力,高市选择用对外强硬转移视线,企图通过制造外患来维持政权。
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坚决遏制日本右翼势力的危险倾向。日本唯有坚持和平宪法,才能赢得邻国和国际社会的信任,才能确保自身的长远安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