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可能有一个坚硬、尘土飞扬的外壳,但它的内部就像一个破冰者,而且令人惊讶地黏糊糊的。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两篇新论文详细介绍了地震数据揭示火星内部细节的方式。每一张照片都显示了火星液态铁合金核心周围地幔底部150公里厚的熔融硅酸盐岩石层。
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火星历史的理解,但也可能影响我们解读火星InSight着陆器在2019年至2022年间收集的火星地震数据的方式。
除了地球,火星是我们能够用地震数据探测到的唯一一颗内部结构的行星。InSight只运行了几年,就探测到数百次地震在火星内部隆隆作响。
这表明火星内部发生的事情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多得多,但对这些隆隆声的分析也揭示了火星的内部结构。
当地震在一个星球上震动时,博会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并反射不同的物质。固体、刚性材料的地震剖面将与弹性、软质材料不同。科学家们不仅能够利用地震数据探测火星内部的情况,还能够详细绘制地图。
最初的地图是以早期数据为基础的。这两篇新论文分别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地球物理学家阿米尔·汗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地球物理学家亨利·塞缪尔领导,它们基于一个更大的数据集,包括两个被认为是陨石撞击造成的巨大地震事件。
早期的测量表明,火星有一个惊人的大核心,半径约为1830公里。这是巨大的——超过行星半径3390公里的一半。这也意味着核心的密度相对较低,这表明其中混合了相当数量的较轻元素。
Khan和Samuel的团队进行了新的测量,两人的发现非常一致。他们发现,地震波在火星周围反弹的方式表明,火星核心周围存在约150公里厚的熔融岩层。
这反过来意味着核心必须更小——半径在1650至1675公里之间。这与InSight对火星内部进行观测之前对火星核心大小的先前估计一致。
如果核心更小,那就意味着它也更致密,这意味着它不需要那些额外的轻元素来蓬松。这与我们对火星化学成分的理解更加一致。
考虑到火星的核心成分包含了关于其历史的线索——假设较轻元素的存在之前与火星全球磁场的丧失有关——这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弄清楚火星是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的:尘土飞扬、干旱、无生命、引人入胜。
尽管这两篇论文对该层的熔融性质及其大小达成了一致,但对于它是如何到达那里的,他们有不同的理论。未来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缩小火星神秘的历史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