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临床医生,却穿梭在医院诊室与病房间,为患者衔接 诊疗资源、疏导心理压力;他们扎根社区,帮老人预约体检、教居民管理慢病。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除了大家熟悉的医生、护士还有医务社工这个新角色慢慢被越来越多人认识。石景山区鼓励辖区医疗机构积极申报医务社工多元培育服务项目,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医务社工介入老年健康服务的探索》项目当选2024-2025年度医务社工多元培育服务项目。
如何将医务社工与老年健康紧密结合?医务社工如何与家医签约、慢病管理、医养结合打出组合拳?《我爱问医生——健康守护在身边》第九季“共治共享,医社同行”为您邀请石景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 田爱红、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冯娜、京西志愿团队助医志愿者 宋跃珍跟您说说:健康守护在石景山

1,石景山医务社工有哪几种类型?医务社工负责哪些工作内容?
目前石景山区医务社工有三种类型:一是医疗机构设置的社工岗,二是和志愿者服务团队合作,三是和街道社工部的联合培养。
现阶段石景山区医务社工工作,形成了“一院一策”模式,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社工为社区健康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主要参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和预检分诊等服务,协助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促进、学雷锋志愿岗等服务,引导居民自助挂号,提供导诊服务,协助维护诊疗秩序等,对于行动不便患者,医务社工主动提供轮椅、搀扶等帮助,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到温暖。

2,医务社工、助医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或社工三者有什么区别?
医务社工岗从事相对专业性强一些的工作;助医志愿者是在志愿服务中心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后,协助医护人员引导就诊、维持秩序和提供人文关怀等,比如为老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帮助,协助挂号、报到、取药等;还有社区志愿者和社工,他们一般是居委会的成员,更熟悉社区的事情,甚至可能一张熟面孔,能更好地融入辖区居民的大环境中,帮助组织协调引导社区公共卫生健康工作,有些健康管理工作,需要从他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成员切入,志愿者和社工就能很好的掌握这些情况。
3,当居民有看病就医需求时应该联系家庭医生、医务社工还是社区志愿者?
居民有医疗健康需求,寻求最方便的帮助就好,不细分;三类社工在机构内是有职责分工的,分别在院内、院外和街道社区发挥作用,对于有医疗健康需求的情况,我们建议联系社工或者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话,如果是诊疗方面,需要医护人员提供,医务社工可作为辅助,不能自行上门提供治疗。社工或者志愿者,上门服务可以有关于独居老人的接送问题或者社工代开药。

4,石景山区医务社工培训将开展哪些有针对性的内容?
下一步,石景山区卫生健康委将聚焦基层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继续大力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医务社工嵌入家医签约、慢病管理、医养结合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门,通过社会招聘、部门转岗、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引领辖区医务社工发展,助力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培训内容包含:分向导诊与医务咨询(如症状应该哪科室就诊问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突发应急事件处理、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等。
5,石景山区医务社工特色有哪些?
石景山区医疗机构立足自身特色,打造差异化助医模式。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在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学雷锋服务站”,由医务人员与志愿者组建陪诊团队,为就医困难人群提供诊前至诊后的全流程帮扶。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创新 “三社联动”(医务社工、社区、社会组织)模式,打破医院与社区之间的壁垒,以医务社工为纽带,联结社区与社会组织,构建起 “医院-社区-家庭” 闭环服务链。
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在门诊大厅设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挂号、缴费等功能,配备专业导诊,每月开展沟通培训与满意度调查,持续优化流程。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则聚焦认知障碍老人,由神经内科专业技师组建陪诊团队,提供代预约、共享轮椅、用药随访等服务。

来源:BRTV我爱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