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关于王家卫的舆论可谓「热闹」,如今,已经演变成「王家卫没有才华,他的作品,全靠剥削演员完成」。
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对王家卫「祛魅」,但不必将他贬得「一无是处」。
此外,这件事闹得如此之大,也与当下人们之心态息息相关,这点,放在最后说。

先简单回顾一下,这些日子,王家卫经历了哪些舆论风波。
先是电视剧《繁花》编剧署名权,古二认为,他对《繁花》剧情多条主线颇有贡献,应当署名编剧,以及「繁花剧组」压榨古二,古二既做编剧又做王家卫助理,一个月却只有3千块。
然后,是古二曝光「繁花编剧会议」录音,在录音中,王家卫嘲讽「唐嫣很装」、「游本昌不是省油的灯」、「陈道明是极品」,以及开金靖的荤玩笑等。
具体八卦细节,我不展开。

针对王家卫,起初主要是两种骂声。
其一,王家卫压榨年轻劳动力。
其二,王家卫私德有亏,作为世界名导,嘴巴很碎、很毒,与其文艺大师形象不符。
其实,这两种「骂声」无可厚非,暂且不论古二所言是否真实,这都在正常讨论范围。
只是,事件不断演变,王家卫所谓「黑料」源源不断涌出,如今,对王家卫的讨论已经变形——王家卫的创作能力被质疑,他所谓文艺电影,全是靠「剥削演员」完成,让演员不断演,不断磨,然后,将大量素材剪辑成大多数观众看不懂的电影,最后,拿奖拿到手软。

更有甚者,「好事者」向太发言,王家卫没有张叔平(王家卫多部电影美术指导)就不行。
以上讨论,实在是要将王家卫彻底「摔落神坛」。

我的看法是,王家卫可能压榨劳动力、可能私德一般,但不应该就此批判王家卫的才华。
我理解,咱们热衷「造神」,更热衷「将神甩下神坛」。
我也有一些怀疑,将王家卫「捧上神坛」和「摔下神坛」的,是一波人,以及,这波人,可能都没怎么看王家卫电影。

其实,王家卫现在所谓「黑料」,让刘嘉玲擦多少次地、把梁朝伟NG到哭、梁家辉说拍王家卫电影浪费青春等陈年旧事,以前,是众多网友用来吹捧「王家卫」,展现王家卫「独特魅力」的素材。

你看,曾经的「夸赞」,换一种说法,就变成「批判」。

王家卫有没有才华,我想,大概率是有的,毕竟,他荣誉满身,其大多数作品,被奉为文艺青年「圣经」,历经时间考验。
当然,一部作品的成功,不能简单归结于「导演」之功劳,是所有主创共同成果。

至于王家卫人品是不是不行,这个,完全可以讨论。
以及,王家卫私德有亏,不影响其作品,凡是人,总有缺点。

我说这些,其实,也是想借王家卫这件事,分享一个想法,我们要对任何人祛魅,不要轻易将一个人捧上「神坛」。
这也是周星驰电影中的一个精神,凡事都可以解构,任何人都可以解构,不要迷恋任何事或人。
如此,我们或许才不会被所谓舆论裹挟,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我也理解,为什么王家卫这件事能如此热闹。
其一,这个八卦涉及太多明星,八卦本身就吸引人。
其二,王家卫这个事件,让不少吃瓜群众想起自己的职场经历,咱们或多或少都在职场中碰到过王家卫、秦雯(《繁花》编剧)这类人,他们欺上媚下,他们侵占下属劳动成果,他们傲慢……
提及秦雯,她怎么有点儿「隐身」,录音中,她动用「特权」的事,应该影响更大才是。
吃瓜群众代入「古二」,仿佛自己被欺凌,内心充满愤怒。
由此也可一窥,现在的职场环境太差。
我看着也闹心,想到话语权都被这么一帮所谓「天龙人」把持,内心也非常不平。

对了,推荐一部电影,《精装难兄难弟》,王晶导演的,主角以王家卫原型,看过这部电影,或许对王家卫更有了解,也祛魅。

最后,我想说,曝光私下会议录音,还是有点儿不妥,不过,我不是当事人,也不便多说,他可能实在没招,才出此下策。
附记:(这篇文章写于3天前,我实在没想到,古二今天还会曝光录音,内容之劲爆、敏感,几乎可以毁灭一个人,事件发展已经变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八卦。
对王家卫祛魅与否,王家卫是否有才华的讨论,都已经不太重要,王家卫很有可能被「404」。)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