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巴黎车展上,法国汽车制造商雪铁龙带来了一款令业界震惊的概念车——Activa。这辆车不仅是设计中心新任负责人Art Blakeslee上任后的首个重要项目,更承载着雪铁龙对液压悬挂技术数十年探索的心血结晶。

雪铁龙对液压悬挂的追求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的15/6 H和传奇车型DS。早在1968年之前,工程师们便在DS底盘上测试过一种名为"anti-gîte"的系统,旨在消除车辆过弯时的侧倾问题——这一直是液压气动悬挂备受诟病的软肋。然而,直到80年代Activa项目启动,一套真正可行的方案才最终成型。

第一代Activa由设计师Dan Abramson主笔,车身尺寸为4750毫米长、1900毫米宽、1270毫米高,拥有极为激进的比例设计。整车采用流线型轮廓,大面积玻璃搭配"悬浮式"车顶,营造出强烈的未来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无B柱设计,后门采用对开式结构,方便乘客进出。动力方面,Activa搭载一台3.0升PRV 24气门V6发动机,可输出200马力和260牛·米扭矩,配合4速自动变速箱,最高时速可达219公里。

这款概念车集成了当时最尖端的技术:四轮驱动、四轮转向、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其中最具革命性的是电子控制的液压气动悬挂系统(后被命名为Hydractive),它能根据车速、转向角度和驾驶方式自动调节阻尼特性,在舒适与运动之间无缝切换。更重要的是,主动式防倾杆技术几乎可以完全消除车身侧倾,这正是雪铁龙工程师们追求已久的目标。此外,Activa还配备了线控驾驶系统,这项技术此前仅应用于航空领域,取消了传统的机械连接部件。

1990年巴黎车展,雪铁龙带来了进化版本Activa 2。与前作不同,这是一款双门GT轿跑,基于XM的底盘平台打作,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公司博通负责原型车制作。Activa 2车身尺寸为4940毫米长、1840毫米宽、1280毫米高,轴距2850毫米,整备质量1300公斤。动力系统沿用同款V6发动机,最高时速提升至235公里。内饰方面,它配备了抬头显示器和多功能行车电脑,中控台以按键式换挡取代传统挡杆,并集成了导航系统。

雪铁龙曾认真考虑将Activa 2投入量产,作为传奇车型SM的继任者,与宝马8系、保时捷911一较高下。然而,PSA集团高层最终否决了这一计划。彼时XM和标致605的上市遭遇重重困难,管理层对高端市场信心不足,加之担心雪铁龙的品牌形象难以与德国豪华品牌正面竞争,这款近乎量产状态的概念车最终未能走出展台。

尽管如此,Activa项目的技术成果并未付诸东流。Hydractive系统于1989年率先装备于XM,1993年又应用于Xantia。1995年,搭载主动防倾杆技术的Xantia Activa正式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标配主动横向稳定杆的量产车型。这套名为SC.CAR的系统,可将车身侧倾控制在负0.2度至1度之间。Xantia Activa V6更是在瑞典汽车杂志《Teknikens Värld》的"麋鹿测试"中以85公里/小时的成绩创下纪录,保持长达26年之久,直至近年才被保时捷Cayman GT4 RS Manthey超越。这一成绩足以说明雪铁龙在底盘工程领域的深厚功力。
从1995年到2001年,Xantia Activa共生产约18000辆,其中搭载V6发动机的版本不足2700辆。这些数字虽然有限,却为Activa这个名字在汽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