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圈叔先上一组数据。根据法国农业部的数据,现在全法国境内的野兔数量,已经妥妥突破1000万只了。这个数量是什么概念呢?如果要让你逮兔子,可能都不用费太大力气,因为兔子窝有的是,每个窝里都有少则五六只,多则十几只,逮只兔子也根本不是啥太难的事。
比如说,法国著名的波尔多,最近就被这群兔子盯上了。

最可气的是,这群兔子不挑食,什么都吃,嫩芽、树皮,连刚出土的小苗都不放过。一夜之间,整片葡萄园就能被它们毁得面目全非。
说实话,这些兔子的居住地还挺集中的,主要都在西南部法国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例如,阿基坦、奥克西塔尼等地,这些地方都以肥沃的土壤和温和的气候著称,是种植葡萄的理想之地。

原来啊,这些兔子在葡萄酒产区的庄园里到处打洞,打洞打累了,就跑到农场中啃食葡萄架上的嫩枝,于是葡萄不长了,地也全是洞,农田秒变养殖场的样子。特别是马萨内高尔夫球场周边的住户,经常发现自家花园被野兔挖得千疮百孔。
那当地的农民就没想点什么法子么?比如中国人最擅长的一件事:吃掉。
还真有!你可能会在街头看到一些特别的海报:不是宣传音乐会,也不是政治广告,而是教你如何烹饪兔肉炖菜。这不是什么美食节推广,而是当地政府为应对野兔泛滥想出的无奈之举。
是法国人对兔肉天然反感吗?还真不是。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和洛林一带,红酒炖兔肉,兔肉馅饼都是当地的传统特色美食,并且这里的人们也把食用兔肉当做传统的一部分。那就奇怪了,为啥漫山遍野的野兔,法国人无动于衷呢?

这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考虑了,一个是并非所有法国人都爱吃兔肉,所以虽然是特色,但并非人人喜欢。再一个就是安全上有顾虑。
这些野兔还是兔出血症病毒的传播者。这种病毒对家兔的致死率极高,一旦传入养殖场,就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而这安全上的顾虑,就得说说70多年前的那场看似天灾,却更像是人祸的故事了。1952年,一个职业是医生的人为了清理掉自己庄园里面的兔子,故意释放了粘液瘤病毒。结果却很意外,的确自己庄园里的兔子都不见了,但释放的病毒也在未来两个月内,几乎消灭了全法国的野兔。仅有约10%野兔活了下来。
然而问题恰恰发生在这10%的兔子上,它们因此具有了抗药性。并且有了抗药性的它们数量再次反弹。数量反弹后,人们为了控制兔群数量,不得不再次用药。只不过这次人们选用的是鼠药。

如今,这群野兔身上不仅残留着粘液瘤病毒,还残留着鼠药等有毒物质。于是这些兔子就再也没有人敢去食用了。
相比之下,为什么中国的野兔没有如此泛滥呢?
这不得不从几个方面说起了。欧洲的兔子一般属于穴兔,我们常见的宠物兔就是穴兔的改良品种。穴兔的繁殖能力超强,母兔拥有自己独特的双子宫,这就相当于一次怀孕的效果直接就得乘以2了。

更可怕的是穴兔的母兔半年就能长大性成熟,等到4个月的时候就能繁殖下一代了,而怀孕仅仅需要30天。以穴兔每年生5次,每次生5只来算,一年就能生25只。这样即便是繁殖能力稍差一些的穴兔,也能每年造出15只上下的野兔。而且这些母兔生产后再受孕的速度惊人。
要说我国没有这种穴兔,也不能那么绝对,历史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欧洲兔子传入中国了。但并没有大范围传播起来。这是因为我国有自己兔子的独特品种。

中国野外的兔子品种,多数属于一种叫做旷兔的兔子。它们不善于挖洞,所以论起破坏力,也自然不如穴兔。
而法国的环境,恰恰有着穴兔最爱吃的,最宜住的,有了食物和栖息地,又没有什么天敌的制约,于是法国的穴兔就在法国南部一带混得风生水起,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估计70多年的那位法国医生,在毒死自家院子里的野兔时候,也没想到过自己能惹下这么大的祸,更加想不到都70多年过去了,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目前,法国正在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兔灾解决方案。从生物防治到物理隔离,各种方法都在尝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