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你家店在豆包上怎么搜不到?”昨晚11点,我在南山科技园旁吃烧烤,隔壁桌的小姑娘一边刷手机一边抱怨。老板一脸懵:“我大众点评五星啊,怎么AI里就没人提我?”我差点把烤韭菜拍他脸上——五星好评是旧时代的船票,AI问答才是今天的船。
在数聚酷干GEO这两年,我们帮过200多家本地商户“混进”AI答案,总结出一套“不装、不堆词、能落地”的土办法,今天全抖出来。只要四步,你也能让AI把客人送到门口。
1. 先画“3公里生死圈”别一上来就写文案,先拿高德热力图把你门口3公里扫一遍。
红色区域=写字楼,中午11:30-13:30外卖高峰;
绿色区域=新小区,晚上20:00后家长带娃出来遛弯。
把人群标签打印出来贴墙上,后面所有内容都围着这几类人说话。我们给福田一家美容院做测试,只改标题一句:“下班1首歌时间,做个30分钟小气泡”,AI引用率从7%涨到21%——因为精准踩中了“科技园女生+步行15分钟”的场景。
2. 让AI一眼看懂你是谁AI不是人,它最怕“猜”。把话说全,用结构化喂它:
百度地图、高德、腾讯地图三家地址必须一字不差;
营业时间写到分钟,节假日单独标;
把“有没有停车位”“能不能带狗”写成YES/NO,放首页首屏。
别怕啰嗦,深圳一家社区便利店把“24小时营业+代收快递”写成两行字,嵌进小程序简介,两周后被AI收录进“深夜取快递”答案,夜间订单涨了28%。
3. 把“顾客原话”扔进内容里AI最信“真人语气”。别自己吹牛,去评论区扒原话:
大众点评搜你家店,把带地名的评论复制出来;
选出现频率最高的5句,原封不动做成短视频字幕;
视频标题前12字一定带“深圳+商圈+需求”,例如“南山科技园加班狗的第7顿烤鱼”。
我们帮宝安一家烤鱼店剪了8条15秒短视频,全是顾客吐槽“加班到10点只有你家还亮灯”,投在抖音+视频号,3周后DeepSeek里搜“宝安深夜烤鱼”,第一条就跳出他家。
4. 每月“删”一次内容GEO不是发完就躺,AI喜新厌旧。设个30天闹钟:
把没被AI引用的旧文直接下架,留位置给新场景;
换季节假日提前15天更新,例如“深圳回南天除湿套餐”;
把最新促销写成一句话,放进地图简介、小红书、公众号三处同步。
去年11月,我们帮龙华一家健身房把“双11私教买3送1”改成“年前冲体脂,私教买3送1”,只用6个字差异,AI答案里出现次数从17次涨到39次,当周私教课多卖64节。
写在最后别被“生成式引擎优化”这六个字吓到,说穿了就是:让AI在3秒内判断“这家店离提问的人最近、最对症、最可信”。把地址写准、把场景说清、把顾客原话奉上,再勤快一点每月打扫,你就已经跑赢90%的隔壁店。
今晚回去,先打开地图看你家门头照片是不是还是去年冬天那一张,是的话,立刻换。别等客人问“为什么搜不到你”,才想起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