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难怪黄蓉无法善终,你看她害得多少女子清誉不保,郭靖也难辞其咎

金庸说过,他的武侠小说重点在于“侠”,而非“武”,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不过是他为了宣传自己小说的一种噱头罢了,毕竟吹嘘自己

金庸说过,他的武侠小说重点在于“侠”,而非“武”,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不过是他为了宣传自己小说的一种噱头罢了,毕竟吹嘘自己,谁还不会呢?

不过只要是读过金庸小说的人就会知道,金庸的故事确实是与其他武侠小说拉开了不小的差距的。

当其他小说还在追求快意恩仇,书中的大侠还只纠结于各种江湖纷争之时,金庸却把故事的主题拔高了,他笔下的大侠,不止要在江湖中惩奸除恶,更可以是心系天下苍生的侠之大者,比如郭靖夫妇就是这样的人。

(黄蓉、郭芙剧照)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郭靖夫妇都是大侠,为何金庸却没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结局?尤其是黄蓉,书中虽说她是与丈夫一同战死,但蒙古一方却未必会给她个痛快,一旦她被忽必烈擒下,那结局当是生不如死。

所以金庸为何要给她安排这样的结局?或许一切早有伏笔。

一、不被看好的“妖女”

金庸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你能够清晰的看到一个角色的成长轨迹,当然,不是每个角色都能避免脸谱化的人设,但至少在主角的塑造上,金庸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就是从“妖女”逐渐转变成侠女的。

作为黄老邪的女儿,黄蓉身上自然也是带着些许邪气的,比如故事中期,她心情不好,见了一位胖女人坐轿子,于是她便让那胖女人抬轿子,甚至还将那女子的耳朵给割了,你说这像是一个“武侠小说女主角”该做的事吗?

但这就是黄蓉,她本性就是如此,她是那种“但求自己高兴,哪管她人死活”的人。

(黄蓉剧照)

这一点从她对华筝的态度也能看出来,起初她与郭靖在一起,尚且可以用“不知郭靖已有婚约”来解释,可后来华筝都已经找到中原来了,黄蓉也看到郭靖对华筝许下承诺,说自己迟早会回蒙古去迎娶华筝,她却依旧选择留在郭靖身边,这多少有些“知三当三”的意味了。

但金庸最终还是用“华筝间接害死李萍”将这事搪塞了过去,强行让黄蓉与郭靖走到一起变得合理。

而黄蓉也在嫁给郭靖之后,从“妖女”变成了侠女,与郭靖一同守卫襄阳。

比如后来她怀着二胎的时候,郭靖担心她的安危,她却反倒说了一番安慰郭靖的话。

说是:“郭靖脸色微变,顺手一拉黄蓉,想将她藏于自己身后。黄蓉低声道:‘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郭靖放开了黄蓉的手,说道:‘对,国事为重!’”

不难看出,她确实成长了,读者都乐意看到一个邪派改邪归正的剧情。

武侠故事中的那些反派也确实是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但在金庸笔下,似乎不是如此。

二、侠女之死

尽管郭靖和黄蓉在《神雕侠侣》中的结局还算不错,在群雄协力之下,他们守住了襄阳城。

但金庸也在原著第三十九回中就埋下了伏笔,说是:“后来忽必烈领军北归,与阿里不哥争位,兄弟各率精兵互斗。最后忽必烈得胜,但蒙古军已然大伤元气,暂无力南攻,襄阳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军始再进攻襄阳。”

(中年郭靖、黄蓉剧照)

既然金庸是引用了历史事件,那襄阳城就一定会被蒙古人攻破,郭靖夫妇也注定难逃一死。

所以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提到这么一句:“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这消息是由郭襄传出,而她本人都不在襄阳,所以完全有可能如笔者推测的那般,郭靖战死,而黄蓉被俘,生不如死。

无论如何,金庸赋予黄蓉的结局未免有些残忍了。

但你若是认真读过原著,就会知道黄蓉确实是做过恶的,甚至她犯下的罪过还不轻。

三、善恶终有报

当年还是“妖女”的黄蓉,其实心中并没有什么大义,对于她而言,世上只有她爹爹黄药师和她那靖哥哥是重要的,其他人的死活,她一概不管。

所以为了能与郭靖在一起,她就做过一些荒唐事,比如助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

(少年郭靖、黄蓉剧照)

别说黄蓉一个人对于那场大战的影响甚微,其实不然,正是在黄蓉的带领下,蒙古一方用上了黑科技,类似降落伞的工具。

而此时书中也明确提到了黄蓉的心态:“他手掌一拍,首先跃下,数百名丐帮帮众跟着涌身跃落。这般高峰下跃,自是极险,但蒙古将士素来勇悍,日间又曾见欧阳锋从峰上降落,各人身上革伞比他鼓气入裤之法更是稳当得多。再见主帅身先士卒,当下个个奋勇。一时之间,空中宛似万花齐放,一顶顶革张了开来,带着将士稳稳下堕。黄蓉坐在峰顶冰岩之上,眼见大功告成,不由得心花怒放,寻思:‘成吉思汗破城与否,原本与我无关。但若靖哥哥能听我言语,倒可乘机了结一件大事’。”

为了帮郭靖,她可以调动丐帮的人帮蒙古人卖命。

而她所谓的“了结一件大事”却是牺牲了无数花剌子模百姓的性命。

此时书中就有提到那些百姓的惨状:“一出城门,只见数十万百姓奔逃哭叫,推拥滚扑,蒙古兵将乘马来回奔驰,手舞长刀,向人群砍杀。原来蒙古人命令居民尽数出城,不得留下一个。当地居民初时还道是蒙古人点阅户口,以防藏匿奸细,哪知蒙古军先搜去居民全部兵器,再点出诸般巧手工匠,随即在人丛中拉出美貌的少妇少女,以绳索缚起。”

(蒙古大汗剧照)

无数女子被蒙古大军欺辱,城中百姓更是多半被杀,那画面当真是惨。

这固然不是黄蓉一人之过,但她何尝不是帮凶一般的存在?

《醒世恒言·卷二十》中有句话叫“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即便是主角犯了错,也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这即是金庸故事精彩的地方。

评论列表

愁与西风赴清秋
愁与西风赴清秋 2
2025-11-06 16:31
杨康是花花公子,可是全剧他就一个女人
暴躁不读书人
暴躁不读书人 1
2025-11-06 02:00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只有金庸在知道,其他人一个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