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带大家看的这位患者接受了乳房肿块切除手术,病理报告显示左乳癌为Luminal B型,而右乳病变为良性。结合临床诊断与病理报告,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一结果,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理解病情。
从首张报告的临床诊断来看,患者存在乳房肿块以及甲状腺结节的情况。这提示在关注乳腺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对甲状腺情况进行适当监测,不过当前重点还是乳腺病变。

左乳肿块在肉眼观察下呈灰白间黄条索状碎组织,光镜下确诊为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3级。加急免疫组化检测是关键,其显示ER弱至中等表达约40%,PR约10%,Her-2呈阳性,Ki-67指数约70%,由此划分为Luminal B型乳腺癌。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生长依赖激素,但增殖活性较高。
右乳的病理报告显示为良性病变,具体是乳腺纤维囊性变伴局灶纤维瘤形成,属于常见的乳腺良性改变,无需过度担忧。

对于左乳的Luminal B型乳腺癌,其严重程度需综合评估。虽然属于浸润性癌,但Luminal B型对内分泌治疗敏感,Her-2(1+)说明靶向获益较低。然而,Ki-67指数高表明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意味着病情具有一定的侵袭性,需要积极治疗。
根据进一步的淋巴结检查结果,目前未见癌细胞,但最终确诊仍需依赖更深入的病理分析。

后续治疗方面,患者要接受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术后,还需进行内分泌治疗,如使用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并联合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总体而言,患者左乳癌病情需要高度重视,但通过规范的综合治疗,有望获得较好的预后。右乳良性病变则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遵循治疗计划,积极面对,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文末科普:一侧乳腺患癌,另一侧的结节一定是转移过去的吗?不一定。
首先考虑新生原发癌,约占双侧乳腺病变的80%-90%,尤其是激素受体阳性、有家族遗传史(如BRCA突变)或既往患小叶癌的患者,对侧原发风险显著升高,病理类型可能与原发病灶一致或不同。
其次是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增生结节等,需结合超声、钼靶等影像学特征(如边界、血流、钙化)初步判断。
转移灶仅占极少数,多表现为单侧多发小结节,与原发灶分子分型(如HER2阳性、三阴性)相关。
临床决策需综合病史、影像学、病理及分子检测,避免过度诊断或漏诊。
如果你对自己的病情有疑问,可以向我提出,看到后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