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王广宇:从南苑晋升到了秦城监狱以后,他在里面的日子是怎样的

之前写了两篇文章,分别是王广宇在功德林监狱和南苑监狱的生活,这篇文章我就聊聊王广宇,他从南苑监狱晋升到秦城监狱以后,在里

之前写了两篇文章,分别是王广宇在功德林监狱和南苑监狱的生活,这篇文章我就聊聊王广宇,他从南苑监狱晋升到秦城监狱以后,在里面的日子是怎样的?

他的监狱之路是辗转了三所监狱,从最初环境最差的功德林监狱,再到环境稍微好一些的南苑监狱,再到如今直接晋升到秦城监狱,待遇自然是一节一节的往上走。

1971年刚过完元旦不久,王广宇也不记得是具体是哪个日子了,他只晓得是在某一天的下午,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管理人员,看上去大约50多岁的年纪了,来到了他的牢房。

“今天晚上你要搬新家了,去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条件比这里好多了,你不要有顾虑,到了新的地方你就晓得了”

这个管理员的一番话,让王广宇心里感受到些许的温暖。

要知道,他可不是第一次搬家了,之前的搬家都没有事先的告诉他,也不会像这样事先的给他打招呼。他自己转监的时候,心里都在打鼓,自己莫不是要交代了?

所以这次南苑监狱的管理员事先给他打招呼,也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和之前一样,他转监的时候是被塞进一辆吉普车里;和之前一样,车窗是被车帘挡着的,坐在里面完全看不清楚外面的情况。

车辆行驶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吧,也就来到了他的新家。下了车以后,王广宇简单的打量了一下,他大概知道自己是晋升到了秦城监狱了。他心里也在给自己打趣,他这个囚犯住的监狱也是步步高升。晚年,他和阎长贵合著了一本书,叫《问史求信集》,在这本书里面,他是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态:

“每生一步,我都得到心灵满足”

这或许是他的一种自娱自乐,也或者是自嘲的心态吧。

不得不说,和功德林监狱还有南苑监狱比起来,秦城这里的生活确实好上了不止一个档次。也或许是和“秦”这个字有关系的缘故吧,秦朝崇尚黑色,这里的囚服也是黑色的。

王广宇刚转过来,监狱就给他发了黑色的棉衣棉裤,还有一双鞋,这是冬天的衣服;除此之外,那还给他发了夏天的囚服,穿的是短袖的粗白布衬衫,黑色的裤子。

这是其他两个监狱完全没有的待遇。

更让他觉得意外的,居然还给他发了一些个人生活用品,比如毛巾,肥皂,手纸,还有牙粉,他心里想自己也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在功德林的时候是没法洗澡的,在南苑监狱的时候也是不定期的洗澡,但是在秦城这里就不一样了,洗澡的频率比之前那两个地方多了,而且还是固定的,大约是一个月一次。而且每年春天的时候,监狱还允许囚犯可以自己拆洗自己的棉被,只不过拆洗完晾干以后还需要自己缝制。

到了1974年,管理员告诉王广宇一个好消息,可以借书。这让他心里十分的高兴,于是他立马就借了很多书来看,监狱里,他看完了整部鲁迅全集,还读了三卷马恩全集。

有了文字的陪伴,他监狱的生活也是多了乐趣,不再那么难熬了。

秦城的牢房面积有多大呢?

大约有个15平方米左右,而且里面居然还有单人的卫生间,卫生间里面居然还有马桶,采取的是脚踏式的设计,特别的方便,除了有一个马桶以外,还有一个小的洗手池。

要知道,在功德林监狱那边,可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在南苑监狱,也只是用水泥在牢房里修了一个简易的马桶。和这两个地方比起来,秦城监狱这里的待遇简直不要太好。

环境变好了,王广宇的心情也变好了,他给自己编了一个健身操,每天没事就在牢房里面做自己编的这个健身操,锻炼身体。除此之外,他每天都要擦地,把牢房里面的地擦得干干净净,他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身体。

在之前的那两个监狱里面,他压根就没有锻炼身体的想法。

监狱的卫生员看到了他的这些举动,也给出了口头表扬。

更让王广宇开心的是,在秦城每天还有固定的放风时间,虽然时间只有2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他们放风的场地,就只是在监楼前面的那个小院子里。

这个小院子被隔成了十几个面积不大的小隔间,每一个小隔间,四面都是遮挡起来的,站在里面抬头就能看到天空,这就是他们每天放风的地方。虽然放风的环境也不是很好,但对于王广宇来说,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毕竟在之前的那两个监狱里面,压根就没有放风这种说法的。

这里的伙食也比之前好了很多,除了周天和节假日以外,其他每个时候都是一日三餐。早上七点是吃第一顿,晚上九点是睡觉的时间。

监狱里面的灯是24小时亮着的,哪怕是晚上就寝的时候,这个灯也不会关。灯的开关设置在外面,由管理员来调整亮度。

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1973年,这一年可算是有专案组的工作人员来提审王广宇了。

提审完以后,工作人员告诉他:

“你的妻子写报告要求到监狱探望你,经批准,后天他就会来探视你,有什么要求?”

听到这个消息,王广宇心里十分的激动:“把我的孩子一起带来,我看看他”

在等待妻儿的那两天时间里面,王广宇的心情十分的激动,有时候晚上都睡不着。

两天后的早上,管理人员递给王广宇一个刮胡刀,还有一面小镜子,让他修修面。大约九点左右的时候,管理员就打开了门,让他跟着走,然后就把他带到了一间不大的会面室。

会面室除了他的妻儿以外,还有一个姓刘的专案人员。

毕竟和妻儿分别太久了,以至于王广宇看着那一米五高的孩子,一时之间居然没有认出来。

“这是谁家的小孩?”

看着面前这个戴着一副眼镜的孩子,在王广宇印象中,他的孩子是没有戴着眼镜的呀。

面对丈夫这突然的疑惑,妻子回复道:“这是小杰啊!”

王广宇这才回过神来,他和妻儿已经分开有差不多七年的时间了,这孩子的个头,没想到长得这么高,而且还戴上了一副眼镜,也怪不得他没有认出来。

王广宇是1968年被送去功德林监狱的,那一年的下半年,他的工资就停发了,打那以后,全家就靠着妻子那69块的工资养活家庭。妻子告诉他,儿子有先天性的远视,之前没有发现,是后来上学的时候才发现的,所以才配了眼镜来矫正视力。

这次会面给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对于分别近七年的一家人来说也是短暂的幸福。

打这以后,他的妻儿每年都可以来探视他一次。

1975年,王广宇被允许离开监狱,但是他最终的处理结果还没有出来,因此要先把他分配到外地的农场劳动一段时间。

本来是要求他第二天下午出狱以后,直接去北京火车站的。但是,王广宇的妻子据理力争,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丈夫回家?

专案组把他妻子的要求提报上去以后,破例让王广宇出狱后,先不用直接去北京火车站,可以回家住五天。于是乎,在和家人分别七年零3个月以后,王广宇回家和家人团圆了五天。短暂的五天结束以后,5月22号这一天,王广宇坐上了火车,来到了湖南岳阳的钱粮湖农场,被分配到五分场十队劳动。

在这里呆了几年的时间,他最终的处理结果下来了,他这才得以回到北京,正式和妻儿团聚。

他在功德林监狱里面的生活,可以点击我的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