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玩出新“视”界,用TT 钢影透PRO机箱 ,打造个性化桌面C位

海景房机箱现在是装机主流,加上机箱的工艺制造相比其他电脑硬件更低,理所当然成为最卷的硬件之 一 。像 TT(Therma

海景房机箱现在是装机主流,加上机箱的工艺制造相比其他电脑硬件更低,理所当然成为最卷的硬件之 一 。像 TT(Thermaltake)这种早几年走高端路线的品牌,现在也开始走推出性价比型号,当然这对于玩家来说是大大的好事。

说到性价比,它家的钢影.透系列绝对是其中翘楚,这个系列不仅全部采用海景房造型,不同价位还提供了多样化配置。近期这个系列也出了新型号 ~ 钢影透 S-M PRO 屏显版,自带 6 吋显示屏,售价仅仅 269,可以说很有性价比,而本次的装机就从这款机箱出发。

整体配置如下:

CPU:AMD Ryzen9 7950X

主板:七彩虹战斧 BATTLE-AX B850M-PLUS S WIFI7 超级黑刃

显卡:耕升 GeForce RTX 5060 Ti 追风

散热:TT 钢影·木语 360 一体式冷散热器

机箱:TT 钢影 透 S-M PRO 屏显版

电源:安耐美 金竞蝠 GM850W 金牌

内存:金百达星刃 DDR5 6800MHz 24GB * 2

SSD: 七彩虹 弈 2T

成品展示

▼装机完成效果图

▼虽然是比较常见的海景房机箱,TT 还是作出了不少新意,6吋显示屏加分不少。

▼机箱采用常见的 270° 透视方案,双玻璃拼接的正面侧面,比立柱式机箱来的通透,完全的无视野遮挡。

▼侧置的 I/O 接口布局合理,周边巧妙地设计了大面积的镂空网孔,兼顾了便捷操控与辅助散热的需求。

▼ “海景房”机箱的优势就在于全景展示硬件。宽敞的内部空间不仅为高端硬件提供了充足的“舞台”,也为个性化装饰留足了余地,放几个喜欢的手办进去点缀一下,效果绝佳。

▼ 主板是七彩虹 B850M 超级黑刃,性价比很高的板子,虽然没有灯效点缀,但主板本身质感很在线,散热马甲覆盖的也比较到位。

▼ 散热是 TT 的新品钢影·木语 360 水冷,冷头不仅采用了少见的木质元素,而且同样配备了数显屏幕,可以方便地监控 CPU 温度等关键硬件信息。

▼三 把风扇自带 RGB 灯效,而且采用的 一 体式设计,尺寸控制的更好,当然最关键的是线材数量会大大减少,后续装机布线会方便的多。

▼别看机箱尺寸较小巧,但可以兼容最长 380mm 显卡,哪怕是旗舰级别的重型卡也没问题。不过本次装机做的性价比路线,搭配的显卡是甜品级的耕升 RTX 5060 Ti 追风.

▼显卡长度只有 245.5mm,所以显卡位置还是比较宽裕的,正好可以放个手办。

▼内存是金百达星刃,特挑海力士 M-die 颗粒 + 10 层 PCB + 不锁电压的 PMIC 设计,搭配 AMD 平台 很合适,48G 的总容量,无论是游戏还是生产力,都基本一步到位了。不过最近内存涨的太疯狂了,建议新装机的朋友量力而行。

▼风扇是 TT 的透镜 12,三联包正好满足背部和尾部孔位。这套风扇的扇叶、侧面、中心都有无限镜灯效,满载 ≤23.4 的噪音值也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困扰。

▼机箱尾部视角

硬件赏析

▼处理器是 AMD Ryzen9 7950X,这也是整机最贵的硬件,16 核 3 2线程 加速频率至高 5.7GHz,不过不建议入手,性价比太低,现在商城价 3400 多,比 9800X3D 还贵,性能还赶不上后者。用它的原因是手头只有它和 9950X3D,相当于就是出个镜而已。

▼主板则是七彩虹的 B850M-PLUS S WIFI7 超级黑刃,这可能是同价位最出彩的 B850M 主板,799 的价格给到了 5G 有线网卡、13 相供电,对比上代黑刃堪称加量不加价。

▼主板采用了标准的 M-ATX 规格。大面积的合金散热装甲覆盖了核心发热区域,全黑涂装辅以红色细节小点缀,观感沉稳。散热装甲上更融合了拉丝、磨砂与亮面喷漆等多种处理工艺,让单一的黑色呈现出丰富的视觉层次。这种精致的细节打磨,使其质感远超同价位产品,第一眼就尽显高级。

▼供电方面,主板采用了 10+2+1 相 55A DrMOS 供电设计,搭配 8+4 Pin 接口与黑金电容,为 CPU 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扩展性上,主板提供了两条全尺寸 PCIe 插槽,以及 PCIe 5.0 x4 和 PCIe 4.0 x4 的 M.2 固态接口各一个。内存方面,配备了四条支持 EXPO 技术的 DDR5 插槽。尤为难得的是,主板的 PCIe 插槽和内存插槽均配备了金属强化骨架,在同价位产品中几乎没有对手。

▼网网络配置是该主板的一大亮点。有线部分采用了 RTL8126-VB-CG 芯片,提供了高达 5Gbps 的有线网口;无线部分则集成了 MT 7925 模块,支持最新的 Wi-Fi 7 标准和蓝牙 5.3。音频方面,采用了支持 5.1 声道的 ALC 897 芯片,并搭配了专业的音频电容,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

▼后置 I/O 接口部分,主板提供了 1 个 USB 3.2 Gen 1 Type-C (5G) 接口、1 个 USB 3.2 Gen 2 Type-A (10G) 接口、2 个 USB 3.2 Gen 1 Type-A (5G) 接口以及 4 个 USB 2.0 接口,足以应对日常外设连接需求。

▼耕升 GeForce RTX 5060 Ti 追风采用双风扇设计,三围是 245.5mm x 142.5mm x 40mm,和机箱的兼容性杠杠的!显卡顶部是支持 ARGB 灯效的 LOGO,低调又不失酷炫。

▼显卡的外观基本沿袭了上 代风格,纯净的白色底色加上 一 点骚气的红色点缀,简直是简约而不简单的典范。正面配备两把超“炫风之刃”风扇,足足 102mm!这尺寸在同级别显卡里可不常见哦,扇叶几乎都快贴到显卡边缘了,散热效率绝对值得期待。

▼把显卡翻到顶部,你会发现它被巧妙地分成了三个区域。中间是导流散热鳍片,一看就知道是为散热操碎了心。8 Pin 供电接口则稳稳地坐在正中央。左边的英文字符通电后会有 RGB 灯效,夜晚点亮机箱时,绝对是吸睛的存在。话说回来,这种级别的显卡对电源要求很低,完全不用纠结什么 ATX3.0 / 3.1 这些新标准,省心!

▼再来看看显卡的背面,这是 一 块完整的金属背板,虽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设计,但这种经典的黑白配色,看起来就是那么的和谐养眼。

▼显卡右侧的镂空区域,能让气流更顺畅地通过,快速把热量带走,这里还能看到显卡内部的 三 根 6mm 镀镍热管,它们与风扇、散热鳍片以及铜底直触完美配合,共同组成了这套效率出众的「风盾 Mini」散热系统。

▼金百达星刃采用沉稳的黑灰色调,铝合金马甲下半部分是细腻的金属拉丝,用几条简单的线条就勾勒出了层次感;上半部分风格一转,变成了高光的镜面,上面还印着白色的蜂巢状暗纹。讲真这套混搭设计,高级感还是挺到位的。

▼内存采用了在高端型号中常见的 10 层 PCB 设计,多层设计能让内部走线更宽裕,数据跑起来更稳,发热也更低。而在散热这块,不仅马甲是加厚铝合金的,里面还填满了工业级的散热硅脂,以确保良好的散热效果。

▼特挑海力士 M-die 颗粒 + 10 层 PCB + 不锁电压的 PMIC 设计,基本就是标准的超频三杰了。

▼上机视角,同样是黑色系,跟这套黑色系主板搭在一起,视觉上简直是强迫症的福音,一 体感非常强。

▼TT 的 钢影·木语 360 水冷在个性这块儿可真是拉满了!它居然在水冷头上用了 一 块木质面板!当这种温润的木头质感,跟你机箱里那些“冷冰冰”的金属硬件摆在一起时,那种“混搭风”还真挺有味道的。

▼中间那块数显小屏幕也不是摆设,能实时显示 CPU 温度这些关键数据。在你玩游戏或者“烤机”的时候,随时瞄一眼就能知道系统稳不稳。

▼水冷预装的 三 把风扇为整体结构,这种 一体式 的设计,对装机走线手残党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理线难度直线下降!这几把风扇最高能飙到 1900RPM,风力绝对管够,但噪音却控制得出奇的好,满速也就 32.2dBA 左右,日常使用那叫一个安静。至于灯效嘛,每把风扇里都塞了 8 颗 ARGB 灯珠,光效非常“丝滑”,你可以用软件随便折腾颜色和模式,机箱里的“光污染”这不就轻松拿捏了!

▼水管部分也做得很扎实。里面是橡胶冷管,外面还严严实实地包了 一 层编织网。既能大大降低水冷液“蒸发”的速度,又让管子本身更结实耐用。反正装上后安心用个几年,基本不用操心什么老化或者漏液的破事儿。

▼冷排采用低密度水阻设计, 鳍片为 Z 字型排列,边缘还做了开孔增强散热面积,尺寸 397 X 120mm,大部分支持 360 水冷的机箱都能轻松装下。

▼TT 的钢影·透 系列我用过不少,这款新品的结构更紧凑,整体尺寸为 449 * 222 * 415,属于小型机箱,比较适合桌面摆放。

▼别看尺寸小,兼容性倒是很到位,最大支持 matx 规格主板,显卡限长 380mm,风冷兼容 180mm 高度,支持 ATX 电源和 360 水冷,以及最多 9 把风扇的组合。这套方案应该是比较贴合装机主流,搭配高端硬件也不存在冲突。

▼机箱主材为 SPCC 钢材,两块高透玻璃面板为免螺丝固定,拆装的方便度还是比较到位的。

▼机箱采用了立体风道设计,机箱顶部、底部以及前后都有密集开孔辅助散热。

▼机箱侧面配备有 USB3.0、USB2.0、HD Audio 等接口,不过没有配备主流的 type-c 让人有点意外。

▼机箱背部布局,对应位置都有开孔,和辅助固定线材的设计,下方空闲为电源仓和硬盘位,最大可以两块 3.5 寸 HDD 和 HDD / SSD 各 一 块。

整机性能测试

▼硬件信息一览

▼游戏加加整机跑分:总分 129189、工作站性能 M-398791。CPU 单核性能评分 38368分、CPU多核性能评分669231分、GPU性能评分 86869。

▼CPU-Z 常规测试,7950X 单核性能 740.1,多核性能 15836.8

▼内存测试,时序 34 - 45 - 45 - 108,读取速度 75944MB/s,写入速度 76477MB/s,拷贝速度 71717MB/s,延迟79.7ns。

▼网游 CS2 在1080P 分辨率 + 低画质,平均帧率能达到 495.8FPS ,1%Low 帧率 183.6

▼黑神话.悟空,基于 2K 分辨率 + 超高画质 + DLSS 性能 + 4X帧生成 ,帧率达到 178FPS ,最低帧率 155FPS

▼地平线5 应该算是 Windows 平台优化最好的赛车游戏,画面表现也是相当不错,本次测试基于 2K 分辨率 + 超高特效 + 帧生成,实测下来平均帧率达到了 193FPS。

▼赛博朋克 2077 在 2K 分辨率 + 预设光线追踪:超速 + 4X 帧生成,平均帧率达到 132.96FPS,最小帧率 114.93FPS。

▼3D Mark 性能测试,基于 DirectX 11 的 Fire Strike,实测下来整机总得分为 35931分,其中显卡分数 38106分,物理分数 43147分,综合得分 19620.

▼基于 DirectX 12 的 Time Spy ,实测下来总得分为 15522分,其中显卡分数 15931分,CPU 分数 13555。

▼7950X 虽然性价比不咋样,但功耗的确是亮点,默认热设计功耗 (TDP) 为 170W,压测 10 分钟也不到 50°,相当凉快。

总结

总体而言,TT 这款水冷机箱在硬件兼容性方面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对显卡几乎“不设限”的超高包容性,使其无论是作为基础办公平台还是高性能游戏主机的载体,都显得游刃有余。

最具竞争力的是,在 269 元的入门价格上,TT 竟然同时提供了 270° 全景海景房和个性化液晶屏这两大当下的热门元素,诚意还是挺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