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一公司厕所漏水半个月无人反馈,全车间员工被罚款20-100元,领导却说:“这只是善意的提醒。”

今日刷到九派新闻发布的一个视频,东莞一家公司领导发现车间里的厕所,漏水半个月没有人反馈,遂对整个车间员工进行罚款处理。
普通员工每人罚款20元,班长每人罚款50元,主管每人罚款100元;
其中,参与维修水管的两名加班的员工,以及一名新员工免于处罚。
同时,还表示以上所有罚款用于员工加餐。
记者采访为什么要这样做?管理人员解释:若厕所漏水一两天,没有人反馈可以理解,但漏了半个月,没有人反馈,这种“漠视”情况需要通过处罚提醒。
管理人员还说:“员工受罚后,心里肯定不舒服,不过这只是善意提醒,重点追责的是主管和班长,他们罚款金额更多。”
相关处罚通知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后,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的网友认为,罚款没有任何问题,员工对漏水现象视而不见,就是责任心差的表现。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公司管理问题,厕所管理维修应该定人定岗,不应该把问题转嫁到所有员工身上。

说实话,20元不多,却罚得不明不白,厕所的水该谁负责?如何负责?普通员工到底应该不应该承担责任。
靠罚款到底能不能换来员工的责任感,能不能避免下次漏水问题再次发生呢?
半个月内,难道真的没有员工注意到漏水吗?有人注意,但为什么人们不反馈呢?
员工发现了反馈给谁呢?领导会不会觉得员工多事?员工反馈后,公司有没有激励?
如果对领导罚款,是毋庸置疑的事,这本身就是管理的问题。
为什么半个月管理层没有发现这个问题,领导们不上厕所吗?
管理层对厕所管理工作是否责任到人,是否安排监督检查了?
还有,公司有没有针对员工发现异常情况上报和反馈的渠道以及激励措施呢?
如果领导把这些工作做到位了,那么还会有漏水半个月没人反馈的事情发生吗?
企业单纯地把“无人反馈”定义为“漠视”,本质上是把管理的失职转嫁到员工。
20元不多却像一根刺扎在员工的心上,企业管理的问题,却让员工跟着买单。
这种不公平的感受,远比20元更伤人心。
更耐人寻味的是“罚款用于员工加餐”这个细节。

员工被扣除20元,还要和其他同事一起吃一顿用罚自己的钱去吃饭,他心里会好受吗?
公司一分钱不花,用员工的钱完成了“责任教育”,还收获“关心员工”的好评。
就好像一个人拿了你的钱,请大家吃饭。看似是善意,实则是对员工的不尊重。
真正的善意是,罚是罚,赏是赏,可以让员工请大家吃饭,但不可以用员工的罚金当“人情”。
真正懂企业管理的都知道,真正的责任感,不是“罚”出来的。
任何问题发生首先都是管理问题,不是制度出现了漏洞,就是流程出现了问题。
不想着从管理和制度上去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靠一罚了之,这就是懒政行为。
罚款只能暂时掩盖问题,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下次厕所堵了,员工可能还是会沉默,下次车间的灯坏了,员工还会视而不见……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里写道:“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
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从来不是20元罚款能买来的,而是公司用每一次尊重、每一次倾听、每一次解决问题,慢慢“攒”起来的。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2025年10月27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