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傻呀?以宝钗的智商,会好端端无缘无故的贬低自己的亲表姐吗?她不知道自己在贾府一住多年,就是因为“王夫人娘家亲戚”的身份吗?王夫人的娘家,也正是王熙凤的娘家。得罪王熙凤,就动摇了自己在贾府立足的根本。宝钗得多智障,才会这么犯贱?


所谓“贬低风姐”事件,是这样的:宝玉挨打的第二天,大家都来看房,正好贾母王熙凤与薛姨妈母子碰到了一起。谈话之间,宝钗说了这么一句:“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单看这句话,似乎是在批评、贬低王熙凤。当时我也觉得突兀,以宝钗“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头三不知”的性格,怎么会无端评论别人,尤其是批评性质的评论?
于是我往前面看一看,前面发生了什么。也请你打开书来看看,到底前面发生了什么?

宝玉挨打后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挖空心思地淘气,提出要吃“那一回做的小荷叶儿小莲蓬的汤”。贾母溺爱,当然答应:“一叠连声的叫人做去”。作为“执行总经理”的王熙凤,“等我想一想这模子谁收着呢”、“因吩咐个婆子去问管厨房的要去”、“我记得交给谁了,多半在茶房里”、“也不曾收,次后还是管金银器皿的送了来”。她忘了这东西收在哪里,也没有账簿可查。虽然说“贵人多忘事”,到底是小小的瑕疵。

也许王熙凤是为了掩盖或弥补,接着她又吩咐做十来碗,“借势儿弄些大家吃”,直接大请客。请客是请客,却没说明谁出钱。贾母提醒她“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之后,王熙凤才想到“这个小东道我还孝敬的起”。

就在这一会儿的时间里,王熙凤两次露怯。如果这时候说一句“凤丫头平时号称精明,原来也不过如此”,那是批评兼讽刺;但宝钗说的是“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这是批评讽刺或者贬低吗?就像“我学习不好,清华北大是没希望,将就上个复旦上交吧”,你真以为人家学习不好了?你还没看懂人家是在凡尔赛吗?

宝钗的话,看似贬低,其实是说王熙凤仅次于贾母,这是替王熙凤找回面子,同时又捧了贾母,很高明的说话艺术。
说惹怒贾母,就更无从谈起了。贾母听了宝钗的话,先是自谦了一句,然后就说:“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直言王熙凤强过王夫人,这是被惹怒了?这是领会了宝钗的奉承和明贬暗褒,并且做出回应。

贾母也没忘了,王夫人既是自己的当家儿媳,又是宝钗的姨娘。所以在褒凤贬王之后,她又补上:“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虽然王夫人没口才,但老太太心里还是“可怜”她的,并没因此而不喜欢她。

这才是高手过招、面面俱到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