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这4种表现,可能暗示癌细胞停止生长或发展变慢

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每位患者都会心存这样的疑问:“我目前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癌细胞到底是被控制住了?还是仍在高速生长

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每位患者都会心存这样的疑问:

“我目前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癌细胞到底是被控制住了?还是仍在高速生长?”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些指标或方法,能够反映癌细胞的生长状态?

今天,针对大家的疑问,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影像:最直观的表现

影像学检查是观察肿瘤生长状态的“显微镜”。通过CT、磁共振等检查,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肿瘤大小的变化。

如果肿瘤在治疗后没有继续增长,甚至出现了缩小,这无疑是治疗有效的有力证据。

当抗癌药物“攻入”肿瘤内部后,肿瘤可能会出现液化或空洞,说明药物正在与癌细胞展开激烈的战斗,并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然而,由于CT检查存在辐射,频繁做CT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除了影像学表现,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来辅助评估治疗效果。

症状:反映治疗的有效性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压迫周围的器官,引发各种不适症状。

当肿瘤停止生长甚至退缩时,这些压迫症状会显著好转甚至消失。

比如:食管癌患者在治疗前可能会出现吞咽梗阻,只能进食流食;而当治疗有效、肿瘤缩小后,患者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又能正常进食肉类和米饭等大块儿的食物了。

再比如:肺癌患者如果出现大量胸腔积液,会导致胸闷气喘。而在经过抗癌治疗后,患者如果感觉到胸闷症状有所缓解,就说明治疗有效,胸水退缩,肿瘤的生长也被抑制了。

在抗癌过程中,大家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症状变化。回忆一下,最初是因为什么症状去就医的?这些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有所改善?

这不仅是身体发出的信号,也是表明治疗有效与否的关键线索。

血清学指标:从侧面反映治疗效果

血清学指标中的肿瘤标志物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当肿瘤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时,这些抗原会脱落进入血液,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而当癌细胞的生长被抑制甚至退缩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减少,脱落入血的几率也会降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自然会下降,甚至恢复正常。

肺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CA153、CA125、CA199等。

通过定期检测上述指标,我们就可以更早发现肿瘤的动态变化,为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体感:最直接的治疗获益

肿瘤是一种恶性细胞团块,它在生长过程中会与身体抢夺营养,干扰正常的代谢功能。

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并无明显症状,只是感觉到倦怠乏力、存在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而就医,才发现了肿瘤的存在。

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肿瘤负荷对身体产生了隐匿性的影响。

当肿瘤停止生长甚至退缩后,这种影响会逐渐逆转,患者也会感到精力充沛,食欲增加,体重回升,体力和睡眠状态都会得到改善。

这是因为当肿瘤负荷被有效控制后,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得以恢复,营养供应也更加充足。

写在最后

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存在侵袭性且会发生远处转移的疾病,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它会压迫局部的脏器,转移到远处的器官,释放血清学的标志,也会抢夺我们正常的营养供给。

但是,大可不必因此就觉得癌细胞不可战胜。当治疗有效、癌细胞停止生长甚至开始退缩后,我们的身体同样也会在这四个方面做出一些积极的反馈。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关注这些症状和血清学标志物,密切监控并记录身体指标的各种变化。

影像学病灶的“缩小”、临床症状的缓解、肿瘤标志物的数值下降以及患者精气神的好转,都是治疗有效的积极信号,也是癌细胞被抑制生长的标志。

请记住,抗癌并不是医生的个人战场,更是需要患者与家人共同努力的生命守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