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小微民企陷七年租赁纠纷,500万债权落空引深思

引言:一家黑龙江小微民企与国企的租赁合同纠纷,历经一审胜诉、二审反转、再审驳回,最终500余万元债权化为泡影。企业主王某

引言:

一家黑龙江小微民企与国企的租赁合同纠纷,历经一审胜诉、二审反转、再审驳回,最终500余万元债权化为泡影。企业主王某称,这场官司让他从希望到绝望,公司沦为被执行人,员工生计受困。背后是法律争议还是另有隐情?本报带你揭开层层迷雾。

一、合同签订与履行波折2015年,龙海公司与金谷集团签订首份租赁合同,约定金谷集团租用龙海公司场地及设备至2018年。2017年,双方续签合同,租期延至2026年,租金总额548万元。金谷集团支付157万元保证金后,未按约付清余款。龙海公司称,期间垫付水电暖费等数十万元,并多次催款,金谷集团以“需开会研究”拖延。

二、一审胜诉与二审反转2024年,五常市法院一审判决金谷集团支付租金361万元及垫付费68万元,支持龙海公司诉求。然而,金谷集团上诉后,哈尔滨市中院二审认定合同“兼具买卖性质”,并以金谷集团“以实际不履行行为解除合同”为由,改判驳回龙海公司全部请求。龙海公司代理律师马某指出,二审判决错误使用法律法规,违背《民法典》对合同解除权的认定。

三、再审申请与高院裁定龙海公司向黑龙江省高院申请再审,指出二审判决存在法律适用错误。再审审理中,省高院在审查后认可二审判决在法律适用方面确实存在瑕疵,依法本应予以撤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再审法院在认可存在法律适用问题的情况下,对案件关键证据未进行充分质证,对法律适用争议未作深入审查,最终仍维持了二审结果。龙海公司代理律师表示,这一处理方式未能充分体现司法审判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表示:"我们尊重司法程序,但更期待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确定性。相信司法机关能够不断完善审判监督机制,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四、企业困境与政府期望纠纷未解,龙海公司陷入经营危机。王某称,公司多起诉讼缠身,被列为被执行人,员工工资拖欠,家庭生活受严重影响。他表示,作为小微民企,渴望公平法治环境:“相信英明伟大的政府部门能重视企业困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用法治的阳光雨露滋养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结语:一纸合同,七年纠缠,折射出民企维权之艰与司法裁量之惑。当法律条文遇现实复杂,如何平衡契约精神与公平原则,成为留给社会的深刻考题。唯有在法治轨道上不断完善司法保障,方能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

免责声明:本文严格遵守平台发布规则,隐去敏感信息,仅作客观陈述。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