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隋朝末年,除了李渊,还有哪些诸侯公然称帝?

隋朝在大业(605年-618年)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加之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起义四起。其中,就李渊来说,先是拥立

隋朝在大业(605年-618年)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加之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起义四起。其中,就李渊来说,先是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后来则是称帝建国,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那么,问题来了,隋朝末年,除了李渊,还有哪些诸侯公然称帝?

一、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西域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末起兵群雄之一。隋炀帝被杀后,越王杨侗被拥立为帝。王世充在朝廷地位越发显赫,因此专横跋扈。公元619年3月,皇泰主杨侗被迫封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封为郑王。同年4月,王世充更是篡夺帝位,改国号为郑。

当然,王世充也很快遭到了唐朝的针对。公元620年7月,李世民率领唐军出潼关进攻王世充。王世充见形势不利,向李世民求和,但双方和谈破裂,其率领军队反抗,遭到惨败。后来,王世充被唐朝定州刺史独孤修德所杀。

二、薛举

薛举(?—618年),字绍玄,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金城校尉薛汪之子。隋末唐初割据势力首领。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同年七月,薛举在兰州称帝,置陵立庙。

自此之后,薛举和李渊父子直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举又命薛仁杲进围宁州,并准备进攻长安。是时,薛举忽生疾病,不治而亡。对此,在笔者看来,即便薛举过几年才病逝,也无法改变被唐朝消灭的结局。

三、李子通

李子通(?—622年),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隋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李子通乐善好施,颇有勇力,于隋朝末年参加齐郡长白山起义军。待人宽厚,人心归附,后遭左才相猜忌,率众南渡淮水。联合杜伏威,进据海陵县,自称大将军。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子通自称楚王。武德二年(619年),李子通占据江都,建立吴国,并正式登基称帝。在此基础上,李子通任用乐伯通(左仆射)、李百药(内史侍郎)、殷芊(太常卿),江南士民多数归顺。后迁都余杭,领土范围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

武德四年(621年),李子通为扬州刺史杜伏威所败,执送长安。武德五年(622年),李子通逃出长安,打算东山再起,结果被处死于蓝田县。

四、辅公祏

辅公祏(?—624年),齐州临济(今山东章丘)人,隋末唐初江淮地区武装割据势力首领。

隋朝末年,杜伏威起兵反隋,辅公祏为追随其左右的重要将领之一。杜伏威自称总管,辅公祏被任命为长史。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辅公祏随杜伏威降唐,次年,被唐朝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

当然,辅公祏并非真心归顺唐朝。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长安,以辅公祏留守丹阳,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此举让辅公祏心生不满,杀死王雄诞。同年八月,辅公祏称帝,国号宋。登基称帝后,辅公祏起兵反唐,并迅速控制了江南广大地区。

对此,唐朝自然十分重视,也即不能坐视辅公祏的壮大。于是,唐高祖派赵郡王李孝恭、岭南道大使李靖等率领大军讨伐辅公祏。武德七年(624年),因为实力上的差距,所以唐军多次击败辅公祏,唐军进至丹阳时,辅公祏眼看大势已去,就畏惧潜逃,结果途中为村民捕获,缚送李孝恭后被斩杀。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隋朝末年的诸侯,称帝通常不能壮大自己,反而会加速自身的灭亡。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1
用户10xxx61 4
2025-11-19 12:43
杨广不死,谁称帝都名不正言不顺。
吾之忠诚既荣誉
吾之忠诚既荣誉
2025-11-20 08:33
记得是薛霸王打的李二暂避锋芒 李家在他离开各种收买拉拢后方士族 开出条件都算自治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