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4 日,64 岁的高市早苗以 29 票优势击败小泉进次郎,当选自民党总裁,不出意外将成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但这场胜利根本算不上 “光荣登顶”,反倒像自民党的 “应急自救”。
要知道,高市早苗的“右翼标签”曾让政坛避之不及——她常年参拜靖国神社,反对“村山谈话”中的“侵略”表述,还继承了安倍晋三的修宪野心。
可今年 7 月参议院选举后,主张排外的右翼政党“参政党”突然崛起,抢走大量保守选票,逼得自民党慌了神。
原本的“保守硬伤”,竟成了拉拢选民的“救命稻草”。
更关键的是对手掉了链子:竞选后期,小泉进次郎被曝收买“水军”刷存在感,彻底浇灭了地方党员的支持热情。
而高市靠着麻生派 43 名议员的力挺,才在第二轮投票中逆转胜——这也解释了她上台后立刻安排麻生妻弟当干事长的 “论功行赏” 操作。
在政治上,高市自己没啥派系背景,能赢全靠麻生派输血。
新内阁名单一公布,果然被日媒抓了现行:干事长铃木俊一、总务会长有村治子全是麻生派核心,政务调查会长小林鹰之更是投票时的 “铁票仓”。
这种“报恩式组阁”看似稳固,实则埋下隐患——自民党早已丢失国会两院多数席位,接下来要通过预算案,还得求着公明党、日本维新会组队,可维新会和公明党本来就不对付。
在经济上,面对高通胀,高市喊出“减税+扩大地方支援”的口号,听起来很实在。
但日本综合研究所专家石川智久戳破真相:她既要延续安倍经济学的货币宽松,又要搞财政扩张,很可能引发日元贬值、利率飙升。
更讽刺的是,她天天拿“外国人问题”炒作,却对涨工资、缩小贫富差距这些民生痛点避而不谈,被学者痛批 “用狭隘民族主义掩盖施政无能”。
而作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候选人,高市在女性中的支持率反而比男性低一大截。
原因很扎心:她不仅不推动夫妻别姓制度,还处处迎合男性主导的保守价值观。
女性学者岩本美砂子直言:“她是靠顺应男权才成功的女性,而非女性权益的代言人”。
而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更关心的是对我国的态度,从过往来看,高市早苗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极右翼分子。
她毫不掩饰的极右翼立场,甚至公开表现出对纳粹主义的美化,或将日本变成炮灰。
早在她踏入政坛的第二年——1994年5月,就曾与其他保守派政客一同推广一本名为《希特勒的选举策略:现代选举必胜的圣经》的书,公开赞扬希特勒在竞选中的“手腕”。
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行为频频挑衅亚洲人民的感情。
2007年,她作为安倍内阁成员,与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共同进行参拜。
此后更是变本加厉,不仅自己常年参拜,还在2017年公开鼓吹“日本首相应该去参拜”。
甚至在2021年一场电视节目中扬言:无论担任什么职务,绝不会停止这一行为。
在台湾问题上,高市早苗也表现得极为活跃。
早在2021年,她就附和安倍晋三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并自称为“安倍路线的继承者”。
在安倍去世后,她仍不断重复这一言论,甚至公然声称“若台海发生冲突,日本应该军事介入”。
其军国主义思维暴露无遗。
高市早苗成为了日本首相,很可能将日本推向更加危险的边缘——成为某些大国战略中的“炮灰”。
回顾近年美国政策,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均存在将“乌克兰模式”移植至东亚的意图:武装日本,令其冲在前面,而自己则退居二线支援。
但这终究只是美方的一厢情愿。
实际操作难度极大,结局未必如美国所愿。
更何况,中国绝不是俄罗斯。
若有人试图在亚洲复制一场“代理战争”,必将遭遇彻底失败。
某种程度上讲,高市早苗若上台,或许反而会加速某些历史进程的到来。
八十年前未彻底完成的清算,或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迎来结局。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只希望她别光说不做——毕竟有些政客选前声音大、上台就软了,那才真正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