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49g+8K回报率+超长续航,雷柏VT1与VT1 MAX双8K版到底有多强?

前几年想选个电竞鼠标,逛来逛去全是外国牌子,要么死贵死贵,要么握着手感特别扭。随着国产外设品牌的崛起,以雷柏为代表的国产

前几年想选个电竞鼠标,逛来逛去全是外国牌子,要么死贵死贵,要么握着手感特别扭。随着国产外设品牌的崛起,以雷柏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不仅在技术上追赶甚至超越国际水准,更精准洞察国内玩家需求,推出适配不同手型、场景的细分产品。

雷柏最新推出的 VT1 与 VT1 MAX 双 8K 版,便是国产外设深耕用户需求的典型之作。这两款专门为中小手群体打造的电竞鼠标,拿到手一握就觉得:哎,这手感对味儿了!到底这俩鼠标实际用着咋样,打游戏顺不顺手,值不值得入?究竟如何在性能与手感间找到平衡,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真实体验。

外观手感:49g轻量化机身,握感适配才是王道

这可是鼠标的“第一印象”。两款鼠标尺寸都是119*62*38 mm,重量约49g±3g,拿在手里特别轻巧,长时间用也不会累手。VT1有焰影橙、星空黑、皎月白三种颜色,我得是焰影橙,亲肤防滑涂层,摸起来软软的还不沾指纹,夏天手出汗也不怕滑。VT1 MAX 就更讲究了,全系都是亲肤防滑涂层,不管选哪个颜色,手感都统一在线。

模具设计方面,这两款都是右手对称造型,对中小手玩家太友好了。我手掌属于典型的中小手,用内扣抓握姿势刚好贴合鼠标侧腰的内凹设计,抬鼠的时候特别稳,不会有打滑的情况。

右侧还有手指引导弧线,按侧键的时候手指关节很舒服,而且相比一代,侧键位置做了调整,我用了这么久都没出现过误触,这点必须夸。要是习惯趴握,鼠标圆润的尾部能刚好填充掌心下半部,不会有空空的感觉;指握的话,38mm的低背设计减少了手掌接触面积,加上窄屁股的造型,指尖控制起来特别灵活,玩《CS:GO》这种需要快速甩枪的游戏,操作起来很跟手。

核心性能:双8K加持,传感器与按键的硬核表现

这可是电竞鼠标的“硬实力”。两款都搭载了 Power+固件技术,能在线升级,后续还能解锁新功能,这点很良心。先看传感器,VT1用的是原相定制3398引擎,其实就是高定版3395,DPI在50-26000之间,以50为单位可调,日常打游戏调个1600DPI刚好;LOD静默高度 1-2mm,11档可调,精度0.1mm,我换了三款不同材质的鼠标垫,光标都很稳定。

VT1 MAX 更猛,原相定制3950 Ultimate 光学引擎,DPI范围扩大到10-45000,10-10050之间还能以10为单位精细调节,对追求极致精度的玩家太友好了;LOD 静默高度0.7-1.7mm可调,还支持玻璃追踪技术,就算偶尔在玻璃桌面上用也没问题。

按键反馈方面,VT1用的是1 亿次寿命的欧姆龙机械微动,按下去清脆有力,回弹也快,玩《英雄联盟》连续按技能也不会觉得累。

VT1 MAX 升级成了1.2亿次的雷柏定制光微动,按压力度和欧姆龙很像,但触发更快,而且寿命更长,我特意试了下有线模式,全链路按键速度≤0.155ms,打FPS游戏的时候,开枪反应能快上一点。两款的编码器都是200万次寿命的凯华定制款,滚动的时候很顺畅,没有卡顿的情况,浏览网页或者游戏里切换武器都很舒服。

续航黑科技:告别电量焦虑,高性能也能长续航

续航绝对是这两款鼠标的一大亮点。之前用别的无线电竞鼠标,开高性能模式顶多撑两天,而这两款完全不用担心。VT1在1K回报率下能连续用750小时,就算开8K回报率也有120小时续航,按每天玩4小时游戏算,充一次电差不多能撑一个月。VT1 MAX更厉害,就算把狂暴竞技模式、8000Hz回报率、8000Hz按键扫描率全拉满,也能有75小时续航,而且还支持P3无线充电模块和P5触点充底座,充电特别方便。更贴心的是,nano接收器能实时显示电量,电脑任务栏也能看到剩余电量,再也不用猜鼠标什么时候没电了。

驱动体验:三平台兼容,自定义配置一键切换

最后说下驱动,雷柏的A hub整合驱动真的很好用。不仅兼容Windows、macOS和网页端,还能设置不同的配置文件,我把《CS:GO》设置成狂暴竞技模式,日常办公设置成办公模式,打开对应的程序就能自动切换,不用手动调参数。而且还能调节按键消抖时间、扫描帧速率这些细节,不管是硬核玩家还是普通用户,都能调出适合自己的使用体验。

总结:两款机型怎么选?性价比与极致性能的对决

整体使用之后的感觉来说,雷柏VT1和VT1 MAX双8K版都是很适合中小手玩家的电竞鼠标。

如果预算有限,追求高性价比,VT1完全够用,199元的价格能买到这么强的性能,性价比真的很高;如果是追求极致性能的硬核玩家,VT1 MAX的更快按键速度、更精细的DPI调节和更长的微动寿命,绝对能满足需求。不管选哪款,都能让你在游戏里有更好的表现,日常办公也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