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前高教领域的热门赛道,“双一流”绝对占据王者地位。而第三轮“双一流”已明确扩容,并在“双一流”高校众多的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是当前大家看好最有潜力冲刺第三轮“双一流”的热门选手。
前段时间,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位列全国第3,进入该学科排名前2%,跻身“中国顶尖学科”行列,较往年有所提升,展现出学科发展的稳健态势与持续竞争力。

南工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底蕴深厚,该学科所属的化工学院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化工系,创始人时钧院士更是我国化工学科的倡导者之一。百年历史的学科传承,不断开枝散叶,孕育出无数优秀的人才。
近年来,南工大在化工学科建设上下足功夫,面对国家“双碳”的重大需求,该校集中所有的优势资源,重点布局了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化工、化工本质安全与新能源材料等特色方向。还依托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一大堆国家级创新平台,促进化工学科发展。

基于此,南工大的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该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等60余项国家级重要科研任务。石墨烯膜、燃料电池材料、分子筛碳捕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还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在国际科研舞台表现优异。而且,这些成果累计形成经济效益数百亿元,真正实现科研成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再看看该专业在教学中的表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校化工学院培养的学生连续13年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还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特等奖等。可以说,南工大化工学院就是一个培养化工人才的“摇篮”,为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像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院士、苏州实验室主任徐南平院士等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南工大不仅在科研和教学上成绩斐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依旧不遑多让。坚持产教融合,形成基于“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对接的特色化工人才培养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的东西都是企业需要的,学生一毕业就能上手干活,未来就业无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工领域对创新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南工大重点布局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化工等特色方向,学校的科研成果也都是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展开,不仅为企业解决环保难题,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南京工业大学有着深厚的化工学科底蕴、强大的科研实力、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三轮“双一流”的冲刺道路上,已经蓄势待发,小编相信不久的将来,该校一定能成功入选“双一流”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