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根鱼刺引发的悲剧,三年诉讼的最终定谳,情与法的天平如何权衡

一家团圆的中午饭,竟成永别时刻。2022年4月24日,广西全州县咸水镇政府职员杨某在岳父母家就餐时,被一根细小鱼刺卡住喉
一家团圆的中午饭,竟成永别时刻。2022年4月24日,广西全州县咸水镇政府职员杨某在岳父母家就餐时,被一根细小鱼刺卡住喉咙。这个看似平常的小意外,却在数小时后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当天下午,杨某带着不适坚持上班,还处理了分内工作。谁知喉咙的刺痛感愈发剧烈,从乡镇诊所转至医院的过程中,他的病情急转直下。当晚7时15分,经抢救无效,这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司法鉴定结果令人震惊:鱼刺损伤引发急性喉头水肿,加之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多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呼吸道阻塞窒息。

工伤认定一波三折,司法程序历经三年

悲痛之余,杨某家属向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全州县人社局经过调查,出具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这个结果让家属难以接受,随即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令人意外的是,全州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撤销了人社局的认定,认为杨某情况应当视同工伤。人社局不服提起上诉,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却维持原判。接连受挫的人社局向广西高院申请再审,这场拉锯战进入了最终回合。

高院明察秋毫,再审一锤定音

2025年11月,广西高院的再审判决为此案画上句号。法院审理认为,杨某的伤情从午间就餐到下午恶化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其病发根源在于私人用餐行为,与工作职责没有直接关联,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司法判决既要体现人文关怀,更要坚守法律底线。工伤保险旨在保障因工受损,而非包容一切生活风险。

生命代价警示世人,细节关乎生死

这起悲剧令人深思:

小隐患或酿大祸:日常生活中,诸如鱼刺卡喉这类小事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知边界方能维权:劳动者应当明晰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理性看待权益边界

社会保障须理性:公共资源必须用在真正符合条件的情形上,这关乎社会公平

如今案件已然审结,但它留给社会的思考却远未停止。每一起这样的案例,都在叩问个体责任与社会保障的平衡之道。生命珍贵,当处处留心;制度严明,需人人遵守。

此事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宝贵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