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健康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多项健康指南都指出,合理的饮食结构能预防和控制“三高”,而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会增加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等风险。
在日常饮食中,有些食物应尽量减少摄入。例如,盐的摄入量每天不宜超过5克,还要注意酱油、酱、罐头、香肠、方便面等隐形盐来源。肥肉、动物内脏、牛油、猪油、羊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会升高血脂,也应少吃。
精细粮比例不宜超过主食的一半,加工肉制品不仅含盐高,还可能存在亚硝酸盐和油脂过氧化问题。反式脂肪酸则广泛存在于油炸食品、糕点、雪糕、奶茶等,过量摄入会升高“坏”胆固醇,降低“好”胆固醇,增加心血管风险。总体来说,这些食物并非绝对不能吃,但需控制量,避免过饱。
与之相对,日常应多选择对心血管有益的食物。鱼肉中富含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建议每周吃两次,三文鱼、青花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粗粮杂粮应占主食1/3以上,豆制品每天约25克干豆量,既能补充优质蛋白,又有助于保护血管。每天保证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多样搭配不同种类的蔬菜,如葱属、十字花科、绿叶和黄橙红色蔬菜等,补充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
坚果虽含油量高,但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有助于控制血脂。适度饮用咖啡和茶也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需注意咖啡因摄入上限,并避免浓茶过量。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哪种食物能直接清理血管垃圾,或软化血管。合理饮食的关键在于多样化和平衡,每天尽量摄入12种以上不同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只有在减少高风险食物摄入的同时,增加有益食物的比例,配合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才能真正降低“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 心血管内科 王星】
【编辑: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