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现象:有些家庭,孩子刚工作没多久,父母就开始等着孩子往家里寄钱;而另一些家庭,孩子都30多岁了,父母还时不时地塞钱给孩子。
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会出现如此“天差地别”的待遇呢?

女人(图与文无关)
1、因为穷人家的父母,很多时候会把生孩子当成一场投资。
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心里是打着算盘:现在投入多少,以后能收回多少。
等孩子一工作,他们就觉得是时候回报他们了,你要是给得不够爽快,他们就会说:“白养你这么大了”。
这种心态就是把“亲情变成了一场交易”。
我的大姑就是如此,每次她儿子给她钱,她都要在我们亲戚面前炫耀一番:“看我儿子多孝顺!”
而富人家的父母恰恰相反。
他们给孩子花钱,从来不算计回报。
给孩子买房买车,是怕孩子在外受委屈;孩子都成家立业了还给压岁钱,是想告诉孩子:不管你多大,家里永远是你的港湾。
他们不但不指望孩子回报,反而觉得花孩子的钱很丢人——那说明自己没本事啊!
他们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让孩子过得轻松点!

女人(图与文无关)
2、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源于内心的匮乏感和安全感。
总是向孩子索取的父母,他们怕老无所依,怕被社会抛弃,怕一辈子抬不起头,所以死死抓住孩子不放。
他们最喜欢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让孩子一辈子活在愧疚里。
我妈就常跟我说:为了供你上学,我省吃俭用这么多年。
她开始说的时候,我还挺感动的,后来她说这句话,我只觉得她在跟我算账,算我以前花了她多少钱,现在是时候还了!
而那些愿意一直付出的父母,内心是踏实的。
他们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
他们的爱没有附加条件,不会整天把“我为你付出了多少”挂在嘴边。
这样的父母,反而让孩子更想孝顺他们。
这才是最根本的差别——一个用愧疚绑架孩子,一个用爱赢得孩子。

女人(图与文无关)
3、说实在的,我有时候很能理解那些总向孩子要钱的父母。
他们很多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对待他们的。
这种模式一代传一代,好像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理解不代表要全盘接受。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的事情,我想对你说:孝顺不等于无底线地满足父母的所有要求。
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谁的孩子。
你有权利规划自己的人生,有权利说不。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将来为人父母,一定要记住现在的感受,不要让孩子再经历我们经历过的纠结和愧疚。
真正的亲情,不该是一场讨债还债的戏码。
应该是:我愿意给你,因为你快乐我就快乐;你愿意回报,因为你心疼我的付出。
这样的关系才是健康的,才能长久。
我现在的做法就是:定期给父母一些生活费,但不会他们要多少就给多少,逢年过节主动买点礼物送给他们。
我在用我的方式爱他们,也在用我的方式教会他们什么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这个过程很不容易,但是我很愿意试试。
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打破这个循环,我的孩子可能还要继续下去。
所以,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能想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的孩子就有福了。

女人(图与文无关)
作者介绍:
欧小希,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带你体会世间“人情冷暖”。
喜欢请在下方点赞、分享、收藏和评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