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十五五规划,只提了房地产10个字,中介别瞎高潮了

10月20日到23日,上面开了个极其重要的会。二十届四中全会。会上审议通过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总纲领,十五五规划。在这份关系

10月20日到23日,上面开了个极其重要的会。

二十届四中全会。

会上审议通过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总纲领,十五五规划。

在这份关系着国运和每个人饭碗的纲领性文件中,关于房地产,全文只提到了一句话: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就这么一句,十个字。然后,我看到不少自媒体和中介,高潮了。

各种解读文章铺天盖地:

什么信号没那么简单、重磅利好国家再次定调、房地产的春天又回来了、楼市迎来新一轮机会……

看着这些打了鸡血的文字,我真的笑出了声。

他们为什么高潮,因为要做业务,要劝人买房。但我有点反骨,讨厌这个圈子的听风就是雨,得罪人也无所谓。

今天这篇是为了把话说明白,别再被带节奏了,所谓大利好不过是他们的幻想:

这十个字,代表上面正在战略性放弃那个“旧”的房地产。

01

再看看“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这十个字。

误读的人,是把重点放在了“推动”二字上,觉得这是要“大力发展”的意思。

但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后面更关键的几个字:

“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高质量,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绝不是让你去抢老破小、塔楼、郊区的房子,也不是让你去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会重回巅峰。

我心里的答案是:

过去二十多年,我们玩的是“高数量发展”。

质量高不高不说,但真的阶段性缺住房。

那些年只要是块地,盖上房子就不愁卖,经济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

代价是什么?是房价飞涨、是警戒线以上的居民杠杆率、是实体经济被挤压、是整个社会被钢筋水泥绑架。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资产就是几块砖头,还大幅缩水了。不算房子纯屌丝一个。

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不少。

时代真的变了,很多次大会的官方文件,早就把真正“高质量发展”的意思说得清清楚楚:

1、建“好房子” :

往浅了说,上面想推动更好的房子,满足更高的居住需求。

不再是随便一个水泥盒子,而是高配、高得房率、高品质、绿色低碳智能的好房子,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往深了说,好房子只能靠新房发力,需要卖地。不展开了。

2、城市更新和存量盘活:

大规模拆迁的时代结束了。未来的重点是修补和完善,市区核心地段还会拆迁做城市更新。

但剩下的,就是老旧小区改造、盘活闲置的商业楼宇,这已经是近几年反复在提的事。

3、强化保障和民生属性:

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房,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还有,新建商品房不要烂尾。

国家队要亲自下场解决刚需保障,商品房的市场份额和想象空间。

这就清晰了,“高质量发展”的潜台词,根本不是让房地产重回巅峰,而是去金融化、去投资化,让它回归居住的本质属性 。

02

那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是什么?

看看钱和精力都去了哪里,而不是相信中介、自媒体。包括对我,也要保持理性批判态度。

十五五规划这张宏伟的蓝图上,真正的心头肉是谁?

这次通稿里,花了大量篇幅讲了几个关键词:

“两重”建设、新质生产力、消费、民生。

这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经济的主旋律。

首先是“两重”建设,是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国家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把钱花在什么地方?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新能源大基地、东数西算……等等等等N个大基建项目。

这些才是能压舱石的重器。

发改委的数据仅仅2025年就安排了8000亿支持上千个这类项目,再看看房地产,除了“保交楼”的专项借款,见过给开发商发超长期国债的吗?

第二是“新质生产力”。这个词从被提出开始,就一直是顶流。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

说白了就是要科技强国。

规划里明确,未来的发展模式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意思就是以前我们靠“砖头”作为支柱产业驱动经济,以后要靠科技驱动经济。

虽然转型期会阵痛。

但重心,已经完全变了。

消费和民生板块的内容,我就不单独解读了,历年重点,大家都能get到意思。

03

房地产不是全局放弃,而是战略性放弃。

“战略性放弃”,请不要误解为要把整个行业一棍子打死。

放弃的,是那个作为短期刺激工具、绑架地方财政、催生巨大泡沫的房地产。

保留的,是那个作为民生保障、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好房子”的房地产。

这条脉络也许从“房住不炒”被提出的那天起,从提出开发商“三道红线”的那一天,就被规划好了。

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最严厉的调控周期,房企暴雷、房价下跌,很多人觉得天要塌了。

痛是挺痛的,但天并没有塌下来,

房地产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了。

现在对它的所有政策,无论是放松限购还是降低利率,核心目标只有一个:

维稳。

防止崩盘,防止引发系统性危机,为新经济模式的成长争取时间。